蕲春人用重走医圣采药路的方式,纪念毛主席

纪念毛主席诞辰周年

蕲春时珍国医堂重走医圣采药路

年12月26日(清光绪十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在湖南长沙湘潭韶山冲,一代天骄毛泽东出生了。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人民伟大的领袖,二十世纪在中国大地上崛起的世界伟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战略家和理论家,同时他又是一位卓越的诗人和书法家。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毛主席他老人家从韶山一路走来,建立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缔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新中国由成立到现在,风风雨雨几十载,把一穷二白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忆往矣,峥嵘岁月稠,我们更加怀念毛主席,缅怀他老人家带领我们走过的千山万水。

为了纪念毛主席诞辰周年,湖北蕲春时珍国医堂以“重走医圣路”的方式缅怀伟人。

▲上下滑动   毛主席则力排众议,坚持把李鼎铭开的四服中药吃了下去。吃完后,疼痛果然消失,胳膊活动自如了。这更使毛泽东认识到中医药的神奇功效。毛主席又介绍李鼎铭为八路军的干部、战士治病。很快,中医中药成了八路军必不可少的医疗方式。不久,李鼎铭还为八路军培养了一批中医,他们活跃在各个部队。

年9月,毛主席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从保护和发展中医药这一宝贵的祖国文化遗产出发,提出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

  年,毛主席在杭州刘庄宾馆小憩时说:“中国对世界有三大贡献,第一是中医……”此说似乎不无戏言成分,但他把中医摆在“三大贡献”之首,表明了其对中医的情结。

  年,毛主席作出重要批示:“中药应当很好地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财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将是我们的罪过;中医书籍应进行整理……如不整理,就会绝版。”同年,他又指示:“即时成立中医研究院。”于是,在全国范围内调集名医,于年12月成立了中国中医研究院,毛泽东还接见了第一任院长鲁之俊。

  年,毛主席在同音乐工作者谈话时指出:“应该学外国近代的东西,学了以后来研究中国的东西。就医学来说,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要发展中国的新医学。”并说:“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的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套用外国的东西。”他还说,历史上中医的一个很大特点是从不拒绝接受外来的好东西,比如中药胖大海,实际上是进口货,但中医拿过来了,现在谁能说它不是中药呢?中医得到发展,是由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

  毛主席的一系列讲话和批示,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毛主席重视《本草纲目》

毛主席像鲁迅一样,非常重视《本草纲目》。新文化革命的先驱者鲁迅,在《南腔北调集·经验》中说:“偶然翻翻《本草纲目》,不禁想起了这一点。这一部书,是很普通的书,但里面却含有丰富的宝藏,自然,捕风后捉影的记载,也是在所难免的,然而大部分的药品功用,却出历久的经验,而尤其惊人的是关于毒药的叙述”。鲁迅先生在这篇文章里,举出令人信服的实例,否定了积久相传的“神农尝百草”的说法,肯定了医药也是由“历来的无名氏所逐渐的造成”。对李时珍这位“搜罗百氏,采访四方”“远穷僻壤之产,险探麓之华”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医药学家,鲁迅先生是赞赏有加的。许广平在《关于鲁迅的生活》中,写道:“他说中国没有肯下死功夫的人,无论什么事,如果继续收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成一学者。’”在《而已集·读书杂谈》中,鲁迅曾说:“这是的确的,实地经验总比看、听、实想确凿。”《南腔北调集·经验》中,鲁迅又说道:“如《本草纲目》就是。而且这书中的所记,又不独是中国的,还有阿拉伯人的经验,有印度的经验。”

  许广平在《略谈鲁迅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二事》中回忆道:“记得他在上海活着的时候,常常和周建人先生相见,兄弟俩在茶余饭后,总要谈话,谈话内容,其中就会从植物学谈到《本草纲目》。”由此可见,鲁迅先生对这部祖国医学典籍极为重视。

  鲁迅先生对《本草纲目》的大力推崇,反映出他对祖国文化遗产的珍视,他一再强调人们现在能够懂得许多药物的性能,乃是古代劳动人民付出血的代价而取得的经验。年6月,鲁迅先生写道:“古人所传授下来的经验,有些实在是极可宝贵的,因为它曾经费去许多牺牲,而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而这“留给后人很大的益处”,正是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给予世界人民的伟大贡献。

而毛主席临终前还不忘读的书就有《本草纲目》,他高度评价《本草纲目》的求真务实,说:实践出真知。

授意郭沫若题辞

年,毛主席授意周恩来总理,委托时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副总理兼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为李时珍题辞:“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30年之殚精,造福生民,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事后郭沫若意犹未尽,便作补记:“李时珍乃16世纪中国伟大的医药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

年,郭沫若又在发行的李时珍邮票上两边题辞:采药不辞艰苦,登山不怕猛虎,志在治病救人,牺牲在所不顾。人能利用自然,人能改造自然,人间他为乐土,首在掌握必然。

年,郭沫若到博物馆检查工作,再次给李时珍题辞:李时珍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在药物学中尤其有特殊成就。他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近两千种,具有总结性与创造性的特色,使中国医药得以推进,人民健康有所保障,他已被公认为世界第一流科学家中一位显著的人物,当永远向他学习。

毛主席授意郭沫若为李时珍题字题辞,高度概括了李时珍一生的光辉业绩。赞扬了李时珍对中华民族和整个世界的不朽贡献,表达了人民对李时珍的缅怀与敬意。

中医需要传承

时珍国医堂举行“重走医圣采药路”活动意义深远,中医需要传承,时珍国医堂的举动不仅仅是对中医精神的弘扬,是把医圣李时珍求真求知的精神得以发扬、传承和延续。

在《世界记忆名人录》中,中国只有李时珍和祖冲之。蕲春是医圣李时珍的故乡,也是医药之都、养生之都。为了使蕲春的这些头冠名副其实,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给“出门处处闻药香”添写光辉的一笔。

12月26日,在毛主席诞辰周年之际,时珍国医堂一行30多人,来到蕲春最大的中药材种植基地——株林镇石板岩村万亩中药材种植园,开始了中医传承之旅。

桔梗园寻宝

与药农交流

汪医师传经授宝

黄精园

万亩药园平面图

与美丽山村合影

这是什么宝贝

搭好凉亭好乘凉

浩瀚的种植基地

石斛种植基地

时珍国医堂的红色之旅受益匪浅,人人羡慕石板岩的自然风光,纷纷表示明年春暖花开时一定重来,不染上一身花香就不回家。

时珍国医堂用实际行动表明“坚定中医路”的决心,而作为有中国传统血脉的你呢?

中医精神是中华的文化瑰宝,时珍国医堂的开馆不仅发扬了中医精神,也传承了李时珍《本草纲目》精神。汪坚定医师如此,时珍国医堂创始人亦如此,因为他们都有一份求真务实的情怀。

时珍国医堂是黄冈市规模最大的国医馆。如今,20多位全国知名中医汇集“时珍国医堂”,给蕲春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看病再也不必跑远路了。不仅仅是看中医,“时珍国医堂”还有专供艾灸养生的场所,真正做到不出蕲春就能看得起病、治得好病。

时珍国医堂,健康的保证!

看名老中医,就到时珍国医堂!

健康热线

预约-

医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y/91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