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高烧两例兼论中药退烧到底快不快

先预告一下本篇文章的内容,除了两篇很典型的高烧病案,我还会在讲解病案的时候加入医理的探讨以及孩子在发烧过程中的正确护理,算是对上一篇文章的补充。最主要的是向朋友们普及一下中药退烧的优势。

郭大夫刚来龙湖这边坐诊,几乎这边的每一个家长都会对郭大夫说一句话:大夫,中药起作用不是慢吗?

到底是慢还是不慢,我们来看医案。

案例一:年3月20日万某男5岁10个月。3月19日发烧38.5度,经西医灌肠后不解,服布洛芬后反复。除灌肠时,大便两日未解。3月19日吃东西则吐。现:发热亦38.5度,前额痛、偶咳、手脚凉、脸热、恶寒、无精神、腹稍胀、稍有痰。舌淡红,苔薄白,脉紧。

家长带孩子来本意是想着都灌肠了烧还是不退,想让我开个单子化验一下血,想看看是细菌原因还是病毒的原因。我说你不要指导大夫该怎么做,况且化验出来是细菌还是病毒有什么意义,不是该怎么治疗还是怎么治疗。

我问诊完毕后,告诉家长孩子先是受寒然后又灌肠伤了脾胃是这次高烧的原因。我说开两付药吧,家长说中药退烧行不行啊?中药是不是很慢啊?总之是将信将疑。我说那这样先开一付,你回家让孩子先吃上,有什么情况随时向我反映。大概家长是看我信心满满,于是抓了一付药回家了。

处方如下:桂枝15克生麻黄10克炙甘草10克生石膏20克杏仁15克黑顺片10克生姜六片大枣六个

后来家长反映回家熬药期间孩子体温升高到39度,服药一次后孩子开始出汗,不过只出了15分钟汗后就不出了,两小时后测体温38.9度,降了0.1度。我嘱咐家长把剩下的半付药喂孩子喝掉,又了解了一下孩子的饮食。这次服药以后孩子家长反映孩子头不疼了但是浑身燥热,想出汗而汗出不来。期间询问我能不能用湿毛巾给孩子降温,我禁止了。至于为什不提倡在孩子发烧时物理降温,详细原因在上一篇文章中谈过,想了解的朋友自己去翻翻。大约两个小时后家长又反映,孩子出汗了但是烧没有退,还是39度。这时我已经下班,不过我在下班之前已经拟好了一个方,已经预料到这个情况了。所以第一时间把方子发给了家长,让家长照方抓药。又让家长按上午的方子又备了一付。

第二次处方如下:党参12克云苓20克木香10克炒白术20克炙甘草15克藿香10克粉葛根20克一付

当时孩子体温38.5度,第二服药还没有熬好,我让家长给孩子先服一点布洛芬。又询问孩子饮食,嘱咐无论如何让孩子吃点东西,哪怕是很稀很稀的粥。晚上10多家长反映孩子烧退至37.5度。

一夜无话,凌晨孩子家长联系我说孩子晚上挺好,但是从凌晨5点半开始又烧至37.9度,我指导家长先让孩子吃点东西,然后服中药。凌晨6点孩子拉了一次肚子,吃了点面条。7点45分服中药,8点左右体温升至38.5度。我按照之前的计划让孩子家长熬备用药,这次家长反映孩子自己不想喝粥想吃馒头。此时我心大喜,知道转机已经出现。10左右孩子家长语音我说孩子39度,很担心。我嘱咐说先吃点布洛芬应急,待中药熬好后马上喝。11点多孩子喝过中药吃了点面条和馒头睡着了。下午两点家长反映孩子已经完全退烧了,问我剩下的中药怎么吃。我要求家长在五六点钟给孩子吃。晚上六点孩子家长反映孩子体温稳定在36.5度。我嘱咐家长不可大意,注意饮食,同时告诉家长如果晚上不烧,这次就会彻底痊愈。今天(22日)早上家长反映孩子从昨天下午都没有再发烧,今天早上大便也很好,不再腹泻,而是黄色条状。只是精神不佳,起床玩了一会就又睡了。我告诉家长不用担心,这是病愈后的正常现象,待孩子吃点清粥面条慢慢恢复一下就好了,且不可强迫孩子吃饭饮水。孩子愿意吃就吃。(这里的病愈后吃东西的原则也在上一篇文章中,下文就不详细讲了。)随访至今天下午孩子情况稳定,烧退一昼夜而未再反复,可以肯定这次孩子已经痊愈。

过程叙述完毕,大家可以感受到家长和我交流的频繁。其一是孩子情况的确有点复杂,其二孩子家长对中药还有一定的疑虑。可以理解。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一下孩子的病情及我治疗的思路。

最开始孩子因为受凉而发烧,此时正确的治疗方法是发汗。风寒邪气侵犯人体一般是从体表毛孔而入,初得病服一些温暖发汗的药就能痊愈。甚至身体健壮的孩子喝点生姜大枣水就能好。中医讲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出路,风寒之邪经人体毛孔进入体内进而致病,我们要做的仅是鼓舞人体正气通过发汗的方法让风寒邪气随汗从毛孔排出体外。这样就是合乎天道的治疗。

春秋季节交替,乍暖还寒。此时家长给孩子穿衣极难把握,不是穿多就是穿少。还有孩子生性好动,活动后易出汗,一出汗就喜欢脱衣服,此时毛孔大开极易感受风寒邪气而致感冒。

上面我们说过对于风寒我们正确的治疗是发汗。看看这个孩子遭受了什么,灌肠。对于灌肠退烧我一度很不解,曾经请教过库老师和多位中西医同仁。在这个问题上中西医看法南辕北辙。郭大夫是纯中医,就从中医的观点谈一谈。中医也灌肠,但是灌肠的条件很严格,必须满足特定的条件,不是看到发烧就灌肠。伤寒论第条明确提出灌肠的条件及药物:“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下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什么意思呢?我来给大家白话一下:简单来说要使用灌肠这个手段患者首先应该是一个阳明病的状态,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大便不通,小便正常。起码这些条件要有,而且不能有表证,就是不能有怕冷的表现,如果发烧的同时怕冷绝对不适合灌肠。然后就是灌肠所用的药物,首选蜂蜜,当然要处理一下,然后可以用土瓜根或者猪胆汁。除此之外,皆不合道。看看现在我们灌肠都用的什么,消炎药,激素,抗生素,中成药,中药制纯提取剂。可以说这些东西和中医原本的灌肠操作大相径庭,完全不是一回事。更可气的是有些人打着纯中药灌肠的幌子,慢说所用的未必是纯中药,就是真的用的是纯中药我也不会说这是正确的治疗。大承气汤从口而入,经胃过肠直出肛门,从上到下摧枯拉朽势不可挡。同样的大承气汤从肛门灌进去,只在肠中,和从口而入的效果能一样吗?

说回这个孩子,本来应该发汗的却被灌了肠。相当于用了下法。我们知道下法是最伤人体津液的。陈修园总结伤寒论用了六个字:“保胃气,存津液。”学习到现在我们意识到胃气和津液其实是一回事,都是人体正气。灌肠伤正气,也就是伤脾胃之气。若是一个身体盛壮的孩子还好说,可这孩子面色偏白,体质不是那样健壮。所以可能灌肠后退了一会烧,但是人体津液大失,阴不胜阳,所以会再发热。脾胃一伤,津液化生无源,虽用布洛芬可退一时之烧,但是药效一过还是会再重新烧起来。

这样的情况两千多年的黄帝内经中早就讲过,下面是图片:

“汗出辄复热”的意思就是一出汗退烧了,可是过一会又烧起来了。什么原因呢?“精无俾也”,什么意思呢?精在这里是精气的意思,可以理解成脾胃由消化饮食水谷而加工成的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就是汗的物质基础,如果脾胃不能化生水谷之精那么人就不能出汗,不能出汗汗也就不能退烧。所以生病的时候适当饮食很重要很重要,这也是我在和孩子家长交流中反复强调的让孩子尽量吃点好消化的食物的原因。只有吃到食物并且把食物消化掉变成汗源,才有可能一鼓作气,汗出而愈。

初把脉孩子脉象紧说明外寒明显,又因为孩子受凉精神差且恶寒,所以在用大青龙散寒的基础上加了黑顺片来温阳气。可是孩子吃药后汗只能出15分钟,可知中焦脾胃受灌肠伤害之深。其实此时可从偏太阴的方面考虑,也就是那时候我拟好了第二个方子:“七味白术散”。用它来温孩子受伤的脾胃,使脾胃生化功能恢复。后来孩子由不想吃东西到主动想吃面条馒头。那时我觉得我们已经胜利了。后来接着吃大青龙加附子,继续发汗散寒,因为脾胃在七味白术散的辅助下生化功能恢复,水谷之精可以正常供应,故最后能汗出热退,完美收工。

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给大家普及一下。可能细心的朋友们都发现了,从20号的下午两点到21号孩子退烧时的下午两点左右近24个小时,一昼夜孩子共服中药两付半。有的朋友会有疑虑,中药能这样吃吗?这样吃安全吗?

我先给出答案:安全

然后说理由,还是看图片(原谅郭大夫最近较懒)

图片是仲景桂枝汤的服用方法,桂枝汤号称伤寒论中群方之冠。它的煎服方法对其它方剂也有指导意义。我们来看一看桂枝汤的服法。为了方便阅读,我就直接翻译了。这里边仲景是把一付桂枝汤煎成三份,如果喝一份出汗烧退了,剩下的两份可以不喝扔掉。如果喝了第一份不出汗,那就喝第二份,喝了第二份还不出汗怎么办?原文是:“小促其间”,就是接着喝第三份,但是在喝第三份的同时,要缩短喝药的间隔时间。言外之意是怕病重药清。缩短两次药的间隔时间,以达到药力的最大化。如果一服药煎成的这三份都喝完了还是没有好怎么办?仲景说:“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就是说在一日一夜内务必小心照顾,一剂服完,可再服第二剂,若还不出汗,可续服第三剂,直至汗出热退。当然这一切要建立在正确的辨证之上。

所以说一日一夜服三剂药没毛病,只要你辨证得当。

在本案中我们先解表,解表过程中发现孩子脾胃比原来设想的受伤程度更深,果断调方健脾,待脾胃恢复之后再重新解表发汗。毕竟邪之来路即是邪之出路,从毛孔来还是要从毛孔去的。

下面是孩子家长与我的交流截图,大家感受一下家长的爱子之心和焦虑之情。

好,第一个医案结束,休息一下。

春寒料峭啊,半夜写文章可不是个好活。郭大夫忍不住去找了一双厚袜子。

闲言碎语不多谈,我们来看第二个医案。这个虽然看着也凶险,实际上比上个孩子简单多了。

年3月20日班某男8岁发烧两天,最高时39度。输液两天未缓解,服“布洛芬”后反复。现:发烧39度,孩子面红,咳嗽甚(一声接一声,孩子妈妈说不能躺下,躺下咳的更厉害)

孩子形体壮实,近几日大便少,偶吐白痰。舌尖红,舌苔白腻,脉紧数而滑。

孩子妈妈是因为输液两天还不退烧,想来试试中医的。我能感觉到她心中的疑虑,那句经典的质问她也说了?中药不是慢吗?中药退烧能惯用吗?听她这样说我其实挺生气的。我说你已经输了两天水也不见好转,那这样,你给我一天时间咱们看一看中药退烧到底慢不慢。大概她也是别无选择,同意了。

我处方:桂枝15克生麻黄10克干姜12克生白芍15克炙甘草15克细辛4克清半夏20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30克两付

我告诉她一付吃一付备用。他们是我当天的最后一位患者。晚上八点多回家喝上药,10点多已经不烧了,只是还咳嗽。第二天反映大便不成形,我嘱咐家长把第二付药中的石膏捡出来接着喝。晚上的时候孩子又反复了一次,不高37.5度,我让接着喝药,并要求不要吃肉和水果。晚上退烧。今天(22日)来复诊,只余一点点咳嗽。孩子嫌中药难喝不愿再服,我考虑问题不大,嘱咐家长用生姜大枣水冲服小柴胡颗粒以善后。

孩子虽然发烧39度,面红咳甚偶吐白痰但是不喘,我看到的第一眼就断定是小青龙汤证,有因为孩子舌尖红,热已内入阳明,故加生石膏30克。后来孩子大便不成形,故又去掉。治病须要相机而变不可拘泥。

好了,这个病例看似凶险实则简单,下面是当时的手写病历。

两个医案,啰啰嗦嗦四千多字。无非是想证明一件事,亲爱的读者通过这两个例子你觉得中药退烧慢吗?当然还要感谢两个孩子的家长对我的信任,虽然心存疑虑且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还是照我的决定执行了。陈修园说:“盖药之所以流行于经络脏腑,内外无有不到者,气为之也。气自不到,心气主之,胆气壮之也。”总之一句话,因为相信,奇迹才会存在。

尤其第一个医案我把自己的治疗思路完整的叙述下来了,你觉得这样的思路合理吗?科学吗?高级吗?值得推广吗?

中药都是草根树皮花朵及一切金石之钝物,都是自然界现成存在的东西,非工业技术合成。向往自然追求本真的你,喜欢传承了两千多年甚至更久的中医中药吗?

呼应题目,我的回答是:中药退烧一点也不慢,问题是你愿意给我24小时吗?

最后是郭大夫的







































白癜风医院电话
白癜风医院福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y/42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