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医如何应对小儿夏季反复发热

近半月以来桂林地区连续的暑湿高医院、诊所等医疗机构发热儿童人满为患。今日收到一位西医友人的求助,求助内容也正是问吴氏中医小儿夏季非感染性发热中医的用药治疗方法,因为这个时期的很多发热患儿西医的一系列检查往往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诊断多数只能以发热待查应付,治疗也只能是抗生素、激素、抗病毒、退热补液等大包围应对。很多患儿这边才打针输液完体温略有下降,刚回到家又烧到40℃,医院继续输液。如此反复治疗4、5天,一停药体温又上来了……患儿一家老小齐上阵,家属精疲力竭不说,医师也是头痛不已,经常半夜了急诊输液室还是座无虚席……吴氏中医想说的是其实对于这种夏季小儿发热的患者,中医治疗早已有着独到见解及显著疗效,只是现今的中医因为某些利益集团的抹黑使得很多年轻人难以接受……今天吴氏中医就跟大家说说小儿夏季发热的中医治疗优势。

小儿夏季热中医又名暑热症,是发生在夏季暑热天气的小儿季节性发热疾病,是小儿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见于6个月-5岁的小儿。多在长夏或夏秋之交发病;发热患儿经现代医学检验没有明显的感染病灶;发热体温一般在38℃~40℃之间;发热特点多为但热不寒,发热的程度可随一日內阳气盛衰的变化而变化;症状表现为发热难退,少食,烦躁,自汗,口渴引饮等。常被现代医学当作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等以退热、抗生素、激素、抗病毒等药物输液治疗,疗效差、副作用多且输液风险增加。

小儿夏季热的成因,中医理论认为幼儿为稚阳稚阴之体,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对外界气温变化的调节未臻完善,体弱不耐暑热、暑湿熏蒸,受暑热、暑湿之邪所迫,易耗气伤津,暑气乘虚侵袭肺胃,肺气失宣则汗闭,汗闭热不能泄,因而发热难退;暑气内蕴,耗伤胃内阴津,而致烦躁、口渴引饮;暑热伤气则少食、自汗。由此形成发热难退,烦躁,口渴引饮,少食,自汗等症。

中医依据小儿的生理特性及小儿夏季热的临床表现,辨证大体可分为阴虚型、气虚型和外感型等三种常见证型,下面吴氏中医就详细介绍这三种证型的各自特点,并举案说明其中医治疗组方用药思路。

阴虚证型小儿体格消瘦,发热常为低热,以午后、夜间为甚,身热不扬,食少,烦躁,上午自汗轻,下午自汗甚,口渴引饮,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清热益阴。例1:陈某,男,2岁,主诉:发热4天,经西医给予补液和抗感染、抗病毒治疗均不见好转。症见患儿消瘦,营养尚可,发热,口渴,下午自汗,烦躁不安,微咳,无痰,食欲不振,神志清,皮肤干燥,淋巴及扁桃体均无肿大,舌红少苔,体温38.7℃。经X线及血、尿常规检测未发现异常,肝、脾大小正常。辨证属阴虚型小儿夏季热。治宜清热、养阴、除烦,药用柴胡15g黄芩6g石斛6g北沙参6g知母5g淮山药10g黄芪10g竹叶3g地骨皮6g青蒿6g甘草3g。3剂,1日1剂,水煎服。二诊,体温降至37.8℃,诸症减半,上方去黄芩、地骨皮再投3剂。三诊,体温连续2天维持在36.5℃~37.5℃之间,嘱家长以桑叶、川贝、蜂蜜、红梨煮水调服而痊愈。

气虚证型多发于体虚性小儿,或因小儿患其它疾病初愈,又逢夏季炎热气候而发病,症见体虚发热,少气懒言,头晕乏力,心烦自汗,纳食欠佳,溲清便溏,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弱。治宜清解暑热、益气除烦。例2:苏某,男,2岁半。主诉:发热7天。其母代诉,患儿为不足月早产儿,体格发育迟缓,两年来经常感冒。7天来再次发热,经西医输液和抗感染治疗,只有短暂间断性退热,经血、尿、便常规检测均无发现感染性指症。症见发热38.6℃,精神不振,气短,乏力,懒言,自汗岀,不思饮食,大、小便无明显异常,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而弱。治宜清解热邪、甘温益气。方选补中益气汤合白虎汤加减,药用生石膏20g知母6g党参10g黄芪10g北沙参10g升麻3g柴胡3g竹叶3g藿香6g甘草3g。2剂,1日1剂,水煎服。二诊,发热巳退至37.5℃,气虚之象亦有改善,继上方去生石膏、升麻,加石斛6g再投2剂,服法同一诊。三诊,患儿体温巳稳定在36.5℃,精神好,饮食正常,惟有轻微的烦躁、干咳,处方:黄芪10g栀子3g竹叶3g杏仁3g川贝6g百合6g苏子3g。3剂,1日1剂,水煎服而愈。

暑热证型此证为典型的小儿夏季热,多因小儿在炎热之季感受暑热之邪,症见发热甚,口渴引饮,汗岀,心烦,一般没有感染性病灶,治宜清暑解热、养阴益胃。例3:赵某,女,1岁半,主诉:反复发热10余天。其母代诉:间断性发热已经10来天。开始发热39℃,经医院输液加抗感染、抗病毒治疗仍间断性发热,几经血、尿、便常规检测均未发现感染性病灶。查患儿发育良好,精神萎糜,发热,T38.6℃,唇干,舌质红,舌苔少,咽干,口渴引饮,气短,烦躁不安,纳差。其病机为热邪伏于内,热耗其阴又伤其气,患儿已出现气阴两虚之征,治宜淸暑解热、益气养阴,方选六一散、补中益气汤合白虎汤加减,药用六一散3g藿香3g竹叶3g黄芪6g党参6g柴胡3g生石膏6g知母3g石斛3g甘草3g。2剂,水煎服,1日1剂。二诊,发热退至37.6℃,诸症减半,沿用一诊方去六一散、生石膏,加麦冬3g乌梅2个。2剂,服法如前。三诊,已持续3天未发热,停原方改用新方,药选竹叶3g麦冬3g川贝3g黄芪6g五味子3g炙甘草2g粳米10g。5剂,水煎服,1日1剂服。1周后电话回访,家长称患儿已痊愈。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y/1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