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小儿发烧怎么办

“医师,我的小孩发烧了!”

这是小儿急诊室中最常碰到的问题。据估计,至少有七成以上被带来看急诊的小孩是因为发烧。根据个人的经验,绝大多数的家长对于发烧,或多或少都会存在着些不正确的观念。常见到许多家长为了小孩子发烧而心焦如焚、紧张万分,甚至有些家长一分一秒都等不得,深怕小孩子会被“烧死”,而要求医师“立刻”帮他的小孩子退烧。

有些家长父母为了退烧,毫无节制的帮小孩子灌退烧药,也不管到底是什么原因发烧,更不管这样的退烧对小孩有什么坏处,只求把烧退下来就好。如果烧还没退,小孩子更是像逛街般地看病,医院,换医生。

如此,不仅家长身心俱疲,而且也浪费医疗资源,对小孩更可能会造成难以预期的伤害。常常尽心为家长解释,发烧不需要这么紧张,发烧不会烧坏脑子。但常换来怀疑、不信任的眼光,甚至向他解释到唇干舌裂都无法动摇他们对发烧的错误“信仰”。个人以为,教导民众正确的医学观念,是重要而且刻不容缓的事。

探讨这一系列有关发烧的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体温”。人类是恒温动物,必须将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样才能维持体内各种生理化学反应的正常运作。

平时肌肉运动、新陈代谢的进行,都可产主“热”而身体对环境的传导、对流与辐射作用,以及皮肤及呼吸道水份的蒸发,以及大小便的排泄,都可以失掉“热”。当这热的产生与散失之间失衡的时候,存在于脑部“下视丘”中的“体温调节中枢”便会命令身体产主一连串的“产热反应”或是“散热反应”,以使体温保持在一固定的范围内。一般体温调节中枢是将体温“设定”在摄氏三十七度左右。

当体温高于此设定温度时,体温调节中枢便会命令“散热反应”发生作用,使新陈代谢率减慢、血管扩张、以及流汗等……反之,如果体温低于体温调节中枢所设定的设定体温时,“产热反应”就会开始作用,使新陈代谢率增快、不自主的颤抖,以及收缩血管以减少散热。这也就这是为什么我们热的时候会流汗、冷的时候会发抖的缘故。

了解体温之后,我们再来谈谈为什么会发烧。概括而言,发烧是由于许多各种不同的感染因素或非感染因素和人体的免疫系统作用后所引起的一种反应。大部分的小儿发烧是感染因素造成的,而其他非感染因素造成的发烧(如严重脱水、中暑、胶原病、癌症、身体组织破坏等)仅占少部分。

当各种有害的感染原(如病毒、细菌)侵犯人体后,免疫系统便会起反应以对抗这些病原,这包括各种不同的白血球产生的一连串反应,包括所谓的“热原”,它能刺激下视丘产生某种“前列腺素”,它会影响体温调节中枢,使得原先设定的体温值提高,这时体温就会相对的低于体温设定值,先前提到的“产热反应”便开始作用,使得人体新陈代谢率加快、产主不自主的颤抖、血管收缩等,如此,体温就会上升,也就是发烧了,所以发烧的时候,呼吸、心跳会变快,且一开始会畏寒、发抖,因血管收缩而使得手脚冰凉、苍白,甚至发紫,这都是发烧时的正常现象,不需要过度慌张。

如果感染原在人体内未被消灭,那么“热原”会继续产生,烧也就不会退。换句话说,如果感染原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或是药物消灭了,或是控制住了,热原也就不会产生,烧自然也就会退了。

先有“病”,才会有“烧”,如果病情尚未稳定,烧就不会退;发烧只是疾病的一个“症状”,是一个“结果”如果说发烧本身会变成什么后遗症,完全是倒因为果的想法。例如一般人最关心:发烧会不会烧坏脑子?我们可以肯定说:不会,因为只有脑部本身的疾病,例如脑炎、脑膜炎,才会造成脑部损伤的后遗症,如智能障碍、耳聋等。

而这些病会造成脑子“坏掉”,也绝不是烧坏的,而是脑部先被病所破坏了,才引起高烧的,所以说,发烧是脑子坏掉后的一个结果,而不是原因,一般的感冒、扁桃腺炎、肺炎等也都可能引起高烧,但若没有并发脑部的感染,就绝不会把脑子烧坏。另外,发烧的久短与高低和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是完全成比例的,烧得很“高”、“久”,并不就表示病的厉害,烧的不高或是没有发烧不就表示病情轻微。

所以,我们要关心的并不是小孩“烧多高”、“烧多久”,而是小孩得了什么“病”,毕竟真正会有后遗症或是危险性的是病,而不是烧。例如,轻微的感冒也常会引起四十度左右的高烧,也可能烧个三、四天以上,但这通常不会有什么危险;然而,致命的败血症却可能只有轻微的发烧,甚至根本没有烧。

因此,奉劝家长们以后不要只关心小孩子“烧那么高”、“烧那么久”,更应该要关心小孩子得的是什么“病”,才不至于本末倒置,因果不分了!

既然发烧本身只是一种症状,那么我们需不需要帮小孩退烧呢?

事实上,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率,因而增加氧气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对于有心肺功能障碍或是代谢异常的婴幼儿会有不良的影响。此外,有少部分的婴儿有“热性痉挛”的体质,在高烧开始时容易引起抽筋,对于这样的小孩,在发烧的时候,就须以较积极的方式退烧。

然而,大部分的发烧,对正常小孩而言,并没有什么不良的影响或危险,主要是可能会使小孩不舒服、食欲减低、嗜睡、头痛、呕吐等。

这时让小孩退烧的目的是要让小孩子舒服些,而不是“治病”。如果用很激烈的方式退烧,对小孩子会不会有坏处呢?答案是肯定的!有些家长由于退烧心切,不顾医师的指示,自作主张,一再地为小孩猛灌、猛塞退烧药,直到烧退为止。殊不知如此不仅可能对小孩子的胃、肝或肾造成不良的副作用,甚至可能造成急性药物中毒的现象。一再地打退烧针,不仅是对小孩未成熟的肌肉造成莫大的伤害,也可能引起过敏、抑制白血球、致癌等副作用,甚至可能会伤及神经,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此外,过于急速的退烧也可能因血管急速扩张而造成休克。

有些时候,医师也会被逼得用“类固醇”来退烧,它可以抑制小孩的免疫,减少“热原”的产生,烧就比较害易退。如此一来,就等于是与敌人作战时解散军队,让敌人肆虐。此时,烧虽然退了,抵抗力却变差了。很多病都是要靠人体的抵抗力来对抗病原体的,如果是为了退烧而抑制免疫系统,那么不但病程会延长,也可能引起疾病的扩大与蔓延,而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如果觉得小孩发烧了,先不要惊慌,可以自己先帮小孩量一下肛温。一般而言,肛温在摄氏三八度以下都可以说是正常的。

有时候,小孩子哭闹,或刚喂完奶后量的肛温,可能会稍微高一点。在小婴儿,环境温度太高,或是衣服穿太多、包太紧,也可能使肛温较高,这些,都不能算是真的发烧。此外,“摸起来烫烫的”,但肛温量起来是正常的,也不能算是发烧。

如果真的是发烧了,也不见得一定要马上看医师,可以自己在家里先处理一下,尤其是小孩子看起来都很正常,精神食欲也都还不错,没有什么症状或只有轻微的咳嗽、流鼻水,特别是在三更半夜的时候。绝没有必要在小孩子一发烧就紧张万分,立刻冲去找医师退烧。常常是小孩子看起好好的,什么症状也没有,只知道发烧了,则此时医师也不见得能帮得上忙,顶多也只是帮小孩退烧,如此,跟自己在家先处理有何不同?况且烧也不见得会退。即使一时烧退了,病还没好,还是会再烧起来。只烧个几个小时,小孩子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如此几乎不可能会有立刻危及生命的情形。

当然,小孩发烧好几天,却仍然只是自己在西药房自购成药退烧而不去看医生,似乎也太离谱了些。自行处理后,无论烧有没有退,还是应该再找医师看一下,以鉴定为什么会发烧、可能会烧多久、应该如何进一步处置、会不会有什么并发症等。还是那句话,重点是病,而不是烧,只退烧而不治病,就等于只治标而不治本,是非常不智的。当然,不是所有的发烧都可以先在家处理观察的。

有些特殊的情况,一定要尽速带孩子去看急诊,以鉴别是否有较严重或危险的情形:

发烧超过四十度半:烧得太高就有可能是有严重的疾病,例如中枢神经感染、药物中毒、败血症等。要注意的是,不要把“四十度一”误认为“四十一度”,因为前者相当常见,而后者则罕见,而且也较可能有严重的问题。

发烧合并抽筋:此时要考虑是否是脑膜炎、脑炎还是热性痉挛。此时要注意小孩抽筋的型式、抽筋时间的久暂、以及抽筋前后小孩子的状况,以供医师作为诊断的参考。如果是中枢神经感染,则需要较积极的处理。可能只是单纯的热性痉挛,则十分良性,以后再发作也不必过分紧张。

发烧合并剧烈呕吐或严重腹胀:当然普通的感冒或肠胃炎也可能有这种情形,但也可能是肠道阻塞、脑压上升等严重疾病,需要立刻送医以鉴别原因并治疗之。

发烧合并剧烈腹泻或大量血便。

发烧合并有发绀、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神智改变等。

发烧合并有皮肤紫瘢或紫点。

发烧年龄小于三个月:因为此时婴儿抵抗力尚差,可能有严重疾病但症状不明显,或是病情变化快速,因之小于三个月,尤其是小于一个月的婴儿发烧,要格外小心。当然也要考虑是不是房间太热,或是衣服穿太多、包太紧引起的发烧。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中科医院曝光资质
请问盖百霖的副作用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y/12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