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发烧,不如暂离环境

◆◆◆◆◆

朋友家男孩,六岁,反复发烧三天。

7月5日中午时,发烧39.4,头晕头重。

朋友在家里给他拍了之后有出汗,但没有退烧,还说头很痛很晕。

朋友也会拍打,便问我说拍哪里。

我说,要搓热脊柱,拍腰肾,揉肚子。

过一会儿,朋友说,孩子不给揉肚子,孩子说全身痛,体温烧到39.7了。喉咙最烫,手脚掌则是凉的。

到了傍晚5点多时,朋友回复说,孩子一直到39度徘徊,他都不知道怎么拍了。

然后家人说要带孩子去看医生了。

我说,那就让家人带去吧,不要勉强,你自己安定下来,静一静。

◆◆◆◆◆

孩子去打了点滴回来,退烧了,第二天又烧起来了。

我问说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是情绪还是受凉,或者是吃错东西了?

朋友说,应该是4号那天,家庭里出现了重大矛盾,小孩子受到了惊吓,然后5号中午幼儿园老师说孩子发烧了,让家长来接。

6号上午,和朋友聊了一下怎么解开情绪,朋友就和小孩聊开了,孩子把4号受到了惊吓和妈妈说了一遍出来。

然后朋友和小孩玩,玩开了,边玩边拍,还有聊天,孩子玩不过还哭了,出了一身汗。

快12点时,烧到40度了,说头很难受,又不想动了。

快下午2点时,退烧到38度了,但是家里人不放心,医院了。

到晚上10点时,朋友说孩子还是反复发烧,一直持续39度,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心里还是会乱。

又说孩子晚上有吃东西,听说去年也试过反复发烧差不多一个月。

到晚上11点多时,朋友说,可能明天来找我。

我说,你今晚过来都可以。

朋友说,孩子又退烧了,家人觉得太晚了,不放心。

◆◆◆◆◆

第二天,7号上午一大早,朋友便和孩子来到我这了。

然后我们便待候了一整天。

来的时候,孩子已经是又烧起来了。

来到,坐一下,孩子就已经开始安稳下来了,朋友也说,家里的氛围太乱了,要把小孩带离一下原来的环境,这样对家人对小孩都好,他在家里拍,也很容易受到家里人的影响。

一会儿,让孩子熟悉了环境,便开始拍打。

我拍,当然是冷酷无情,该怎么拍就怎么拍的,不会像家里人觉得的:这孩子是我的,我心疼得很,他一不舒服我就楸心了,要是反复高烧不退,我头都快要炸了。

◆◆◆◆◆

这一天拍下来,孩子虽然是反复的高热,退点,然后再烧起来,但人没有在家里时的那种焦躁不安了。

朋友问说,烧到几度了,我说不用量,不用管。因为我看他状态还好,应该没问题。

但是到下午时,小孩还是这样,而且会有头痛头晕,我也有点HOLD不住了,想要帮他退烧,但怎么拍都好,退烧都不明显,还搞得自己有些累,孩子被拍久了,也觉得累。

于是拍一两小时,就中场休息一下。

我一想,觉得不大对劲,嗯,好像我也有点受到他们的影响了:想要帮孩子退烧。

想退烧这没有错,但要是从孩子整体的身体健康来说,不必老想着让他退烧,只须要安心自然的帮他调理身体就好,什么时候退烧是自然的事。

当这么想之后,我就完全的不管他烧不烧,烧得怎么样了,该怎么拍就怎么拍,于就拍上了一天。

朋友说,看到他烧得难受,自己还是会很难过。

我说,我们怎么难过都没用,让他烧久一点,对他的身体也有好处。

朋友惊异的说,为什么?

我笑说,因为有时间啊。

朋友早上时已和家人,还有孩子商量好,要在这边住上两三天,等完全好了再回去。

因为孩子之前一直体弱,现在有机会发烧,便让身体烧个透,我们拍打帮助他把身体再打开,加快他这种自身的修复反应,同时让他不会处于过于难受,或者出现危险的情况。

这样看的话,不如就不求他退烧,只是帮助他疏通身体。

下午开始,到晚上,拍打肚子的时间逐渐增多了,他也肯让人帮他拍肚子了。

到了晚上时,他已经能一次喝下半瓶子水了,之前他是连水都没胃口喝的。

朋友说,也就是到你这里,我的心才能安下来,不然要是在家,他还是反复发烧的话,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到半夜12点多时,他又开始退烧了,我感觉他这次的退烧应是身体通畅了很多,可能不会再发烧了,于是就睡觉去了。

到了8号早上8点多,他已经完全退烧了,10点吃早餐时,他说还有点头晕。

我说,这是由于之前连续烧得比较厉害,头比较紧张了,刚烧完,头部的紧张还没放松下来。

然后我再给他拍了约二十分钟头,他就不晕了,他已经是能边拍边玩了。

◆◆◆◆◆

朋友说,我在家里咳得厉害,来到这里都感觉没咳得那么厉害、那么难受了,问是为什么?

我说,因为你在家里时,外面有大麻烦(家人的矛盾),眼前有急迫(孩子反复高烧),家人又在旁医院,你自己心里又没了主意,有了”背水一战,医院“的压力感,蒙蒙的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急累起来,都没功夫、没机会来思索这些事情,越拍到后面就越是乱了分寸。

我给朋友拍打,处理他的咳嗽。

孩子躺在一旁发呆,我看他脸上眉间有愁思,便和他聊聊。

我开门见山的问,BB,现在还有怕吗?

小孩点点头。

我说,怕什么,是不是怕父母会分开……

小孩再点头。

我说,大人之间发生矛盾,和你没有关系的,不是你的原因,是他们的意见不一致了。

然后和他好一通聊,基本上是我说,问他是不是,明不明白,他点头或者摇头。

由于我已从朋友口中了解事情的原由,再加上和孩子是在坦诚的交流,还有朋友在旁边辅助一下,所以两人的沟通是非常流利快速的。

我不回避什么,也不遮掩、粉饰什么,只是讲的比较简单,举他身上的例子,来分析,来让他明白这样的道理。

而这样的道理,是他家里的大人都听不进,懂不得的,而这个小孩,在这一刻,他懂了。

感觉他的面相一下子清透了,少了之前的迷思感。

所以,不好的经历,有可能让人低落,否定自己,反感一切,但也有可能让人了解人生世事,从而成长了自己。

而这个孩子在这一方面的成长,便是从这一刻就开始了,因为他在遇到家庭发生的大矛盾时,心里产生了疑惑不解、担心恐惧,产生了想要明白的需求,那么我们很自然的聊一聊,他便开始有了这样一个客观的看问题的角度。

聊完,一会儿,他便拉着朋友出来大厅玩了。

每个孩子问题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像这样因为家庭矛盾而引发的小孩出状况,我只能帮助眼前的这两人,解决在他们心目中的家庭问题。

像这样的情况,每个孩子都是一个个案,处理的都不一样。

下午2点,孩子说要排大便,已经4天没排大便了。

排完便,更是满厅的玩来玩去,不亦乐乎了。

7月9日,上午和他嬉戏玩耍起来,就和他打了一架,打的过程中,见他情绪有些被带动出来了,就和他打得更欢了,最后抱摔一下,他哇的就哭了。

晚上半夜他又开始发烧了,我非要揉他肚子,他不让,然后两撕扯起来,一揉肚子,他一痛就哭了。

孩子是个很依赖家人的人,但这是家人造成的,家人帮他做了太多,也否定了他太多,以至于他不用和外界交流也能获取到资源,也不大敢和外界交流。

发烧就是要自力自强自立,这过程对于已经被培养得比较依赖的人来说,是要经历痛苦的,所以他的反复发烧,烧起来难退也就是正常的了。

对于他的发烧,我也有这样一个角度的理解和相应的处理。

7月10日,早上时他还有一点发热,给他拍脊背、胸部、肚子后就退热了。但没什么胃口吃东西。

下午朋友就带孩子回家了。

夜里1点多时,又发烧了。

家人都开始问神婆了。

7月11日,反复的退了再烧,发烧一整天,主要是肚子、脖子最烫,四肢有时热有时凉,身体有时出汗。

我说一定要拍揉肚子。

朋友说,孩子不让揉肚子,一揉就痛。

我说一定要揉开肚子的痛处。

反复的拍打,朋友也累了,最后精神快崩溃了,心越来越难静得下来。

7月12日,早上他肚子和身体还有点热,好很多了。吃过早餐后,他体温就恢复正常了,就是整个人精神状态还不大好,需要休息。

孩子有精神之后,就不让人拍他了。

我嘱咐要再拍揉肚子。

◆◆◆◆◆

过了几天,朋友说想再来调理巩固一下,我说好。

再来,这次就得处理得彻底一些了,不然反复这么容易发烧也不是办法,所以这回我就抓住他的肚子不放,坚持要按揉他的肚子,不管他的排斥和反对。

按肚子痛,小孩当然是不愿意被我按的,那我就只好像是虐待小孩一样,强行的给他揉按,当然过程中注意顺着他的扭动力度方向,不会弄伤他。

因为没办法啊,他的家庭问题没有来到我面前,只有他能来,我就只好解决他了。

小孩大哭大叫,拼命挣扎,汗出得全身湿透,过程中还一直找借口来躲避,想让我暂停,我看着他的状态,感觉确实需要暂停了才暂停,至于他的那些借口一概不管。

这种对于他来说是很高强度的拍打,五天进行了三四次,一次比一次深入,到最后一次,就基本把他的生命潜力、力量都激发出来了。

孩子弱,一方面是家长认为他弱,另一方面是孩子的身心障碍太多,内在力量没有被激活释放出来,形成了弱弱的状态。

如果从扫清生命障碍,支持生命成长的角度去处理,那么“病”大多就成了“非病”,只是状态的调节转换。

到后面两次,他也开始接受我和他的商量着来拍了,开始不排斥我按他肚子了,过程中我也有直接的和他解释为什么要按他的肚子,是因为肚子里有淤结,才会容易发烧,按起来才会痛,按开了就不痛了,也不容易发烧了。

这话他也记住了,以至于后来朋友在给家人拍打按肚子,家人说痛时,他还在一旁解释安慰说:是因为肚子里有淤结,不通才会痛,按通了就不痛了

经过这两次发烧的拍打处理,孩子的身体长大了一圈,说话也没有那么结巴了,那种嗲嗲的萌态也少了,人变清爽了,身体也壮实了很多。

但是也害怕再来我这了。

这非我所愿,但却是情非得已啊。

近期活动推荐

--往期阅读--

穿越苦难,苦难便成了滋养

孩子发烧的八种原因

发烧的拍打,不谈技术,谈谈心

宝宝40天,肚子痛伴有胀气。

(一)发烧经验的传递,观念与体验

(四)因惊吓而至的发烧

更多与拍打、健康、人生、情绪、关系的资讯,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y/929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