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发热,竟然是夏季热!
孩子一到夏天就发热,
天气越热,体温越高,
甚至可以达到39.0℃高温,
随着盛夏的到来许多家长开始犯愁
那么,什么是夏季热呢?
让我们来认识一下:
顾名思义,夏季热就是小儿在暑天出现的
一种特有的疾病,在夏季温度高时发生,
体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而且
各种化验检查结果均正常,
到凉爽的环境或秋凉后体温就会自然下降。
这种婴幼儿特有的季节性发热性疾病
就被形象的称为夏季热,中医又称暑热证。
夏季热有什么表现呢
1、长期发热:体温波动在38.0-39.0℃发热特点为:体温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升高,至凉爽环境或秋后体温可自动下降或恢复正常。
2、多尿:这类患儿多伴有口渴、多尿而清长的症状
3、少汗甚至汗闭:临床出汗特别少,甚至汗闭,摸着身上干热。
4、有些患儿在发热时还有神疲乏力,
气短懒言,烦躁,胃口差等症状。
总结:病初患儿一般情况良好,有时可能会有消化不良和类似感冒的症状,高热时会出现惊跳烦躁、嗜睡,久热不退之后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减退,面色苍白,消瘦等表现
说了这么多,哪些孩子容易患夏季热呢?
本病多见于平素体质较弱的婴幼儿。
营养不良和佝偻病
夏季热的治疗
夏季热往往见于第一次过夏天的1岁左右的婴幼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但这种发热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也就是不需要药物治疗,当出现发热的时候,需要把孩子带到周围环境
比较凉快的地方,体温会自然降到正常范围之内,
第二年夏季多属孩子就不会再发热了
但是对于婴幼儿,如果出现发热,应该排除感染性疾病,
还有其他一些可以引起发热的疾病。排除感染性
疾病及其他一些少见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之后
食疗方
茭白粥:解热毒,除烦渴,通二便。适用于烦热,消渴,小儿夏季热等症。
莲子羹:清心益脾,养心安神,适用于夏季热,
汗出过多,乃至心气受损,心悸不宁等。
中医验方
暑伤肺胃:见发热,口渴,多尿,无汗或少汗,口唇干红,舌质红,苔薄黄,可用沙参6g,麦冬6g,石斛6g,知母3g,水煎取汁,每日1付,分3-4次冷饮
脾阳不振:多见于脾胃素虚,久病不愈患儿,可见发热,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胃口差,口渴,尿多而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润,脉软弱无力。可用党参6g,炒白术3g,白扁豆10g,水煎服,每日1付,分3-4次口服。
下虚上盛:见发热,尿频尿多,口渴,汗闭,精神萎靡,虚烦不安,下肢温度低,饮食减少,舌质淡,苔薄,脉细数。可用熟附子3g(先煎1小时),黄连3g,天花粉6g,益智仁6g,水煎服,每日1付,分3-4次口服。
儿科五病区为儿童感染/热病专业、儿童消化/脾胃肝胆专业病区,其中中医感染专业在全国开展最早,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西医诊治、儿童克罗恩病为病区重点病种和研究方向。病区围绕重点病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儿童不明原因发热中西医诊治方案,并开展儿童内镜室(儿童无痛电子胃肠镜)。发挥中医特色优势,开展了多种中医及非药物疗法:穴位贴敷、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耳针、中药保留灌肠、直肠滴药、红外线理疗、机械深度排痰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