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之初不算病,不管不顾伤小命留香阁医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医案纪实一一反复发烧钟某某,男,3岁。发热39.5左右,连续一周,用西药美林和消炎药,前两天还能退烧,以后就不管用了,输水也不起作用,四肢发凉,每天白天高烧不退,吃得少,大便软,医生说是扁桃体发炎引起的。脉舌象不明。家长十分焦急,从福建打电话过来,求治因是朋友故接诊出方:五根汤合小柴胡汤加减。葛根6g、板蓝根6g、山豆根6g、芦根6g、白茅根6g、藿香6g、红花3g、大黄2g、柴胡10g、黄芩10g、青蒿15g、金果榄3g、清半夏10g、太子参10g、仙鹤草30g、生姜6片、生甘草10g、大枣3个。3付,水煎服,日三次。第二天,家长报告一副药烧就退了,三付药高烧痊愈。按:此案乃小儿退烧专方五根汤和定时发热专方小柴胡汤结合,方药对证,故收一剂知,二剂已之效。(古道瘦马医案)医案实录――小儿发烧病人家属自述:我的侄女周洛西:10个半月、反复发烧、喉咙肿、不思饮食、去市妇幼看了吃药无效、物理降温贴用过、肛门塞药、吃退烧药等都反复发烧,小婴儿贪睡、醒了就哭闹,腹泻拉水样的东西,验血结果是白细胞下降,生病至今已经是第三天了。请百忙之中帮我开个处方。葛根10g、板兰根6g、山豆根6g、白茅根10g、芦根15g、藿香6g、红花3g、大黄2g、怀山药15g、苍术6g。5付,水煎2次,每次喝70毫升,每日3次。家属反馈:王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侄女吃了您老上方1付肚子就不拉了,3付逐渐康复了,4付喝完再也不反复发烧了,万分感谢!真乃神医也!古道瘦马:此乃五根汤加减,我的《杏林求真》书中介绍的儿童感冒发烧方即是。“盖葛根辛凉,轻扬发散,最善解肌退热,是解湿热时疫第一要药。凡发热之病,退热当为首务,热不退,余症何解?发热而致咽喉肿痛,则热重而毒亦成矣。山豆根苦寒,清热解毒,为治咽喉肿痛的第一药,可谓直取咽喉要地;辅以板蓝根,因其甘,既能清热,又能解毒,尤长于凉血利咽消肿,血不凉则肿何以消?此三根可为作战主力,又加两根者,以其热必伤津。芦根甘寒,清热生津,又其生于水底直出水面,性凉而又善升,古方治大头瘟(痄腮)常用其为引经药,所谓行军作战不能无向导也。再用白茅根,以其甘寒,既能清热生津,又能凉血利尿,热从小便而出也。由是“五根汤”成矣!又虑及此症多发生于春夏流行性感冒之际,故加藿香芳香化浊、发散表邪,使外感之邪从皮毛而;大黄攻下肠胃壅滞,使内热之邪自大便而出。凡肿痛又必有瘀血,故加少许红花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使敌营自内部瓦解,以利攻战速成。”(郭博信)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jw/60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