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惊悉余庆尧老人于昨晚仙逝,享年八十三岁。金乡从此少了一道“风景”。以下是七年前《今日苍南》记者方耀星撰写的报道??
???从李肇星批美防长南海政策模糊,无是非观,怎么当大官?讲到习近平总书记会晤奥巴马时强调推动改革,再到近日泄密者斯诺登否认将美国机密卖给中国;从日本防相演讲未提钓鱼岛,却3次提及建立强大日本,讲到马英九称安倍为台湾老朋友,提议就钓鱼岛“三方对话”,再到中国人一直认定“钓鱼是中国的”的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从“神十”成功发射,讲到海军首支核生化救援队亮相,再到我国将分阶段建造6艘航母……
???每当夕阳西下,金乡镇五一村的西门公园百年大榕树下,总是聚集着一群男女老少,众星拱月般地围绕着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听他讲当天播报的国际和国内新闻。讲者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活灵活现;听者鸦雀无声、津津有味、如痴如醉。
???榕树大讲堂风景这边独好
???无论是原铁道部长刘志军被曝有间房产、且好色但不贪财,还是雷政富曾求曝料人撤不雅视频;无论是海南校长带学生开房审判为强奸罪,还是河南永城市委办副主任强奸11名幼女被执行死刑;无论是菲律宾海防员枪杀渔民“边笑边开枪”,还是延安城管酒后执法,双脚跳起猛踩男子头部;无论是吉林一禽业加工厂爆炸人魂断“牢笼”,还是厦门公交纵火案无辜乘客命送“烤箱”。每一天新闻,每一件大事,经过老人生动形象的讲解、极具感染力的演绎,以及匠心独运的综合艺术创作加工后,每一条新闻如鱼得水、生猛鲜活地在西门新闻大讲坛上精彩播报,吸引了四面八方的铁杆粉丝们提前纷至沓来,汇聚在大榕树下,静待余老师开讲,先听为快。
??“余老师两年前是在南门那边讲新闻的,后来西门公园建成投用后,成为金乡镇人气最高、游客最多的地方,他又应邀转到我们西门讲新闻。”83岁的余善安老人也是余庆尧的“忠实听众”,两年来他一直坚持饭后散步前来公园听新闻的习惯。他告诉记者,西门公园是块风水宝地,余老师讲新闻更是锦上添花,现在不但老人迷上听新闻,周边的年轻人,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也喜欢到这里了解国内外大事,开拓自己的眼界。每天6点半到7点半,榕树下都有上百人来听新闻,人多时挤都挤不过来。
??“余老师的新闻讲得太好了,我们百听不厌。如果有一天他没来,我们大家都提心吊胆,好像掉了魂似了,生怕他出什么事”。五一村年轻人林孝通也是余庆尧的“绝对粉丝”。他说自己听新闻真的听上瘾,特别是在苦苦等待时,如果有人看到余老师的身影后,喊道:“来了,来了,余老师来了”的时候,大家那个兴奋与激动真的难以用词来形容。他告诉记者,最爱余老师讲保卫钓鱼岛的新闻,有几天大家真的恨不得马上乘船出海去保钓。再次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开展反腐败工作,让一批贪官污吏成为“阶下囚”,那真是大快人心,顺合民意。
??新鲜特色菜为谁辛苦为谁忙
??余庆尧每天晚上讲好新闻后,便立即回家打开电视机收看中央和省市县新闻报道,第二天早上又多年如一日地习惯性前往报摊查阅新闻。他记性非常好,《人民日报》、《环球时报》、《浙江日报》、《报刊文摘》等报道内容,一般他都过目不忘,牢记在心。回家后利用长期积累的新闻智慧,快速进行综合加工后,丰盛的“新闻晚餐”也便成竹在胸,大功告成,只待夕阳西下时分精彩上场。每天他都去报摊找新闻,早和报摊老板混得滚瓜烂熟,但因为总是光看报不买报,总觉面子上的确过不去。余庆尧笑呵呵地对记者说:“没办法,我只好每次坚持买一份《参考消息》作为补偿了。”
??老人生活条件很俭朴,每月仅靠被下放后,政府后来发的数百元补助工资和儿子的孝顺钱消遣日子。凭他的知识水平和人缘关系在金乡实现“再就业”,每月入帐一两千块不在话下,或者待在家里,安安逸逸颐养天年也是天经地义的事,但老人是个闲不住的热心人。“只要一天不去讲新闻,我就觉得浑身不自在,老是感到欠了人家什么没还上似的,为此哪怕赶上感冒发烧、小病小闹时候,我一般都忍一忍,讲好新闻以后再说。我知道我离不开他们,他们更离不开我。”余庆尧告诉记者,最让他开心的就是每天散场后,看到老人们意犹未尽,不舍离开,继续对新闻事件进行议论“发酵”的情景。
???“余老师很辛苦,每天要找新闻、记新闻、讲新闻,但他从没说过一声苦一声累,一直都是坚持不懈,乐此不疲。”林孝通告诉记者,夏天,听众们送上矿泉水,他坚决不让,个把小时的演讲对他来讲一气呵成、小菜一碟。冬天,看到在寒气袭人的湖边,尽管老人有时讲得十分投入和尽兴,大家很不忍心,怕他着凉,劝他早点收场。老人却谢绝好意,反而加班加点,让大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老人与新闻之外的热情和温暖。特别是雨天,遇上小雨,大家坚持一阵,雨中听新闻也别有一番情趣;如果赶上大雨,大家就簇拥着老人到榕树左边的凉亭和走廊上继续开讲。
讲一两场的新闻容易,讲百把场的新闻很艰难,讲上千场的新闻更是难上加难,但老人还是一路风雨兼程地挺过来了。没有任何荣誉和奖状,没有一分报酬和奖赏,但老人心里很亮堂。金奖银奖比不上老百姓的夸奖,这碑那碑比不过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用到余庆尧的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说道,以前看到一些老人家整日沉迷于麻将间,很心痛。现在让他们有了一个丰富精神生活的好去处,感到很满足。特别是谈到先后有两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前一天晚上高高兴兴地来听新闻,第二天早上传来已经安安乐乐地与世长辞,余庆尧很感宽慰。用他的话说是用新闻送夕阳,让老人们一路好走。爱我所爱,无怨无悔,老人们对新闻的喜欢和眷爱,与余庆尧的艰辛付出已经休戚相关,水乳交融。
??难解今生缘新闻如若初相见
新闻是对最近发生的新鲜又重大事情的报道。尽管没有上过一天新闻课,没有当过一天记者,余庆尧对闻的理解很通彻。“新闻这东西很有吸引力,不但我关心和喜欢,大家也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