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在孩子的成长中意义重大。
不仅让孩子保持活力,还能帮助孩子探索世界,理解生活,培养合作能力,创造能力,专注力。但玩游戏本来应该是很轻松愉悦的事,家长们却很有压力,原因在于家长不知道怎么样和孩子去玩游戏,怎么样让孩子感兴趣。
我们给家长们准备了一些游戏,一起来看看吧。
1、床单躲猫猫材料:准备好床单、毯子、大毛巾或者窗帘。
玩法:
家长自己躲到床单下,问孩子“妈妈去哪里了?”
并伸出手逗孩子,然后伸出脑袋大喊:“我找到你啦!”来给孩子惊喜,他绝对会哈哈大笑的。
接着换孩子来躲,你来找,也是可以的。这样他就明白了,即使物体被“遮住”了,但还是存在的。
2、模仿玩法:
跟孩子面对面,伸出舌头让孩子模仿,问:“妈妈在干什么呀?你也一起做好不好?”如果孩子模仿对了,就给孩子鼓掌,他会更加愿意去模仿。
也可以故意做点怪相,比如挥舞两只手,或者遮住自己的脸,让孩子来模仿,也可以反过来模仿孩子。
3、任意涂鸦
材料:准备纸、胶带、无毒的蜡笔。
玩法:
把一堆厚厚的纸贴在地板上或桌子上,让小朋友随便画画,给他几种颜色的蜡笔,并告诉他颜色的名字。
请尽量选择可以清洗的蜡笔,不管孩子涂成什么样,我们都要表扬他们。
4、搭积木材料:准备任何形状、设计或颜色的积木块(软的积木块会更好一些,不太容易伤到孩子)。
玩法:
家长自己搭积木示范给孩子看,告诉他我正在建造一座高高的塔,或者告诉孩子我现在要把这个绿色的色块放到红色的顶部。
最后我们把搭好的建筑推倒,让孩子看到整个建筑是怎么倒掉的。积木搭建的过程,可以帮助孩子发展出优秀的运动技能,为他将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基础。
5、喂小动物材料:玻璃珠、木珠、汤匙、动物模型盒子。
玩法:
用汤匙从筐或碗里舀起玻璃珠,送到小动物嘴里喂小动物。
把不同大小或颜色的珠子舀起分别放在相应的小动物嘴里,练习按物体的名称、颜色或大小分类。
用筷子夹起玻璃珠,送到动物嘴里喂小动物。
用夹子夹起水中的珠子,并放到小动物的嘴里。
备注:玻璃珠可改为其它小动物爱吃的食物。
6、配对游戏材料:工艺棍棒(不少于20支)、不同颜色的画笔。
玩法:
将两支工艺棍棒(雪条棍)直接相邻摆放,帮助宝宝在相邻的工艺棍棒上画上不同颜色而又简单的形状,例如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等、尽量画出够多的工艺棍棒(雪糕条)。
然后将这些工艺棍棒混合在一起。随便拿出一个形状的工艺棍棒(雪条棍)让宝宝找出它的另一半。
你可以趁这个机会教他一些关于“对称”的概念,他可以通过这个游戏认识更多形状和各自的特点。这个游戏可以满足特殊孩子对于渴望秩序和简单的需求。
7、听指令取物品材料:准备各种不一样食物,生活用品(纸巾、牙刷、毛巾、牙签、剪刀、车等),这些物品都是孩子已经认知的。程度好的孩子,还可以用图片来代替。
玩法:
把所有的食物和物品,整齐地摆放在桌子上,妈妈发口令,比如我需要纸巾,爸爸和孩子比赛谁最快拿给妈妈,胜利者适当奖励。
训练孩子的听觉、注意力、反应速度。
8、吹纸杯材料:纸杯。
玩法:
桌上倒扣着纸杯,每个孩子一个吸管,用吸管来吹纸杯,桌上的缝隙可以当作终点线,比比看,看看谁吹得最远,最快~
锻炼孩子的肺活量。
9、创意手撕画材料:背景纸、彩纸、铅笔、剪刀、胶棒。
玩法:
首先要想好这幅手撕画里有什么图案。例如:下面这幅图,里面有房子、国王、太阳、树等。接下来你要在不同颜色的彩纸上画出图案,教宝宝将图案沿着你画的线撕下来。
然后将手撕下来的图案粘贴到背景纸上,完成作品,告诉宝宝可以将作品交给他爱的人。作画时要多与宝宝交流,让他享受这个过程。
锻炼宝宝的创作能力,适用于“钟情撕纸或喜欢纸质品”行为过度问题的自闭症儿童。
10、杯下寻物材料:准备三个纸杯、小玩具和零食,用一个纸杯倒扣小玩具或零食。
玩法:
家长左右手交换三个杯子的位置后,让孩子找出藏了玩具或零食的杯子,找对了给予奖励。
孩子对游戏规则熟练后,可以交换角色玩,如孩子操作,家长找。
该游戏可以锻炼孩子的追视能力,增强孩子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