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白癜风科医院 http://m.39.net/pf/a_9412201.html关于儿童的敏感期
谈到儿童的敏感期老师们或许都不陌生,我们怎么抓住儿童的敏感期更好的引导他(她)们呢?
今天就为您解读3-6岁孩子的25个敏感期,并给您一些应对策略和建议,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敏感期的定义?
意大利学者蒙台梭利认为在儿童内心里有着强大的动力,孩子会受其驱使,热情投入其中,并这个阶段称为“敏感期”。
01
对色彩的敏感
特点:对彩色的事物特别好奇,喜欢去搭配不同色彩。
建议:在美工区投放多种多样的色彩颜料。在教室布置中,合理搭配各种颜色,营造班级环境。
02
固执的性格敏感
特点:常爱说“不”,总想别人按自己的想法来。脾气大,总觉得孩子太“任性”。
建议:遇到这样的幼儿,首先要学会观察,倾听幼儿的渴望。有耐心地与幼儿讲解,运用多种方法和孩子一起发展生成新游戏。
03
对成人不满的敏感
特点:孩子爱说“坏爸爸”、“讨厌你”等这些负面语言,甚至会运用坏话来表达心情。
建议:初次听见孩子使用时,老师要引起重视,首先要明白原因,然后再想办法去引导。如果孩子不断地使用,成人也要保持冷静,让孩子明白这些并不能引起成人注意,孩子可能会放弃这种方式。切忌批评、打骂,反而会事倍功半。
04
对事物独占的敏感
特点:孩子对自己的东西,尤其是感兴趣的,有很强的占有欲望,拒绝分享。
建议:理解孩子,切忌批评孩子,强迫孩子分享。利用平时活动,运用分享类的绘本,比如《今天天气怎么这么好》、《石头汤》,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
05
对搭建的敏感
特点:垒高,把各种积木、物品等依次堆叠。
建议:在建构区,投放多种多样的积木,来满足孩子。
06
对画画的敏感
特点:画画是孩子喜欢的的表达方式,从小孩子就喜欢涂涂画画,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孩子更喜欢用画画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建议:年龄不同,孩子所具有的绘画特点也不一样,用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
07
对语言运用的敏感
特点:孩子喜欢模仿熟悉的人说话,可能偶尔还会说些平时很少说的成语。
建议:帮孩子丰富自身词汇量,结合生活场景来表达。还有,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使用正确地、规范地语言与人沟通。
08
对秩序的敏感
特点:孩子对事物讲求秩序,什么东西一定要在什么位置,否则就大哭大闹。
建议:尊重、理解孩子,鼓励孩子按标准去做事。
09
用手去探索的敏感
特点:爱动手,想要去尝试用剪刀、笔、固体胶去做手工的乐趣。
建议:在美工区,投放各种各样的工具材料。家长在家中,多与孩子进行亲子手工等相关活动。
10
对万物好奇的敏感
特点: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总是对很多习以为常的事物好奇,追问你,好像孩子有问不完的问题,一直追着你问,有时你自己可能都不知道原因。
建议:孩子这份好奇心是如此的弥足珍贵。有些问题,即使你不知道,也不用担心,和孩子一起去探索,去发现也很不错哦!
11
对外在评价的敏感
特点:开始在意外界的评价,对穿着、自己的行为都会注意起来。
建议:多带孩子去参观艺术展,逐渐培养孩子的审美,但同时要让孩子认识到合理接受外在评价,要有自己的标准。
12
对事物等量的敏感
特点:喜欢交换东西,但不太在意事物价值之间是否对等。
建议:从小给孩子自主选择权,切忌代替孩子去决定,而是鼓励孩子去认识事物,体验交换的乐趣。
关于儿童的敏感期敏感期和吸收性心智是儿童发展的两样内在动力。处在敏感期的儿童,专心于某一特定的事物,在反复活动中,以特有的强度接触外部世界、感知世界、认识事物。一个敏感期过后下个敏感期又被激起来,儿童的身心得到长足的发展。
今天给老师们分享的小班年龄段(3—4岁)的12个敏感期,希望帮助老师更了解、懂得孩子,带着敏感期去观察、理解、尊重您班中孩子的各种行为!下次我们继续给老师们分享中班年龄段(4—5岁)的敏感期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