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肺脾不足,脏器娇嫩,易受外邪,故易咳嗽。在治疗咳嗽的路上我可是翻烂了我的中医内科、儿科课本、中医儿科古籍以及临床医案。总结证型如下:外感风寒、风热,外寒内热,痰热,痰湿,肺燥,阴虚,气虚。治疗不外散风寒,散风热,散寒清热,消积滞,化痰清热,燥湿化痰,滋阴润燥,健脾补气…以及这些思路的综合应用。可是掌握这些还不足以完全对阵今年的咳嗽,因为即使这些治疗在中医上也是治标,没有治本。今年秋天不冷,没有出现“一层秋雨一层凉”的天气,基本上都是干热,刮风,早晚冻的发抖,中午热的出汗,我们的皮毛接受不了这样的频繁开合以及丢失津液,报告给当官的肺,肺就出现反击了,把影响肺气收降的因素(风、寒、热、积、痰等)用力咳出去。除了秋天肺本身收降外,还要驱赶那么多垃圾,活干的太多,肺就虚了,皮毛开合失司,就会一直着凉受热,稍有积食就咳嗽反复。肺气越不降,大便越难,肺气就越不降。我治疗一小儿,挺壮实,因为在天还未冷之时穿太厚,毛孔张开散热,散热的同时着点凉,寒邪入侵了,加上晚上吃夜奶频繁,体内积滞,大便不通,咳嗽开始上演,我很有把握的散外寒清内热,清积滞,通大便,能好2天,就又咳嗽了,反复十余天。舌质舌苔都正常,就是大便不太通畅。后来在请教同仁和老师后体悟到治疗咳嗽时,不要总是追求外在的治病因素,要调理肺脏本身的收降,结果用润燥降气的思路小补肺汤,当天中午就可以安睡了。每天早起解大便,很正常了。到了冬天天气冷下来了,又开始供暖了,室内温暖,又影响了肺气的收降。到了冬天最冷的时节,大自然收藏进去了,人身体没有很好的收藏,收进去的也是积和热,所以稍微受点风寒就感冒,并且很快入里化热了,咳嗽又起。又因今年冬天天气干燥,所以这次小朋友咳嗽感冒多为寒燥化热,变生燥热导致的。治疗上多遵循清热润燥思路用先清燥救肺汤,后收敛肺气往往可获良效。日后治疗小儿咳嗽时清解外邪和积滞后,用润燥收降的方法屡试屡验,还可以长期应用,来对阵小儿生发过剩的气机导致的反复咳嗽,也就是《辅行诀》中大、小补肺汤的思路,同仁们可以参考。李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