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减肥瘦身,但仍有一部分人,将白白胖胖视为“福气”的象征,这点在喂养孩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孩子嘛,年龄小,还处于身体生长发育阶段,多吃点怎么了。”比起瘦,家长们更愿意孩子“胖”,这就导致了身边的小胖墩越来越多,但实际上能吃未必好事,儿童肥胖的后果也很严重。
儿童肥胖的后果
儿童期的单纯性肥胖症不同于成人肥胖,成人期肥胖症是代谢综合征的一个早期危险因素,而儿童肥胖症本身已经对孩子身体构成了健康损害。
儿童期肥胖容易伴随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同时也是成人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及其他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潜在危险因素。
1心血管系统受损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伴心血管系统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增加成年后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
2影响生长发育
在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最为旺盛的时间段,致使骨骼里面含有的有机物比例比较大,一旦受力就会引起变形及弯曲肥胖的儿童,因为体重超标太多,加重了下肢的负担,下肢长时间处于超负荷状态时就会引起扁平足和弓形腿。
3呼吸系统并发症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主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肥胖低通气综合征(OHS)及支气管哮喘(哮喘)等。国内研究也证实,7~14岁学龄期儿童哮喘发病率随BMI值增加而呈升高趋势。
4消化系统问题
儿童和青少年肥胖消化系统并发症,主要为非酒精性脂肪肝、胆石症和某些消化道功能性损伤。肥胖是儿童胆结石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胆结石的患病风险随BMI增加而增加,且女童比男童更易发生。
5皮肤改变
肥胖相关代谢并发症的皮肤表现有很多,肥胖相关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皮肤病变,如黑棘皮症、皮肤条纹、伤口不愈合、皮肤感染等;
小儿肥胖的标准
1代谢健康肥胖生长曲线专家对于健康的肥胖是有一个共识的,小孩的体重超过20%以上就属于超重或肥胖,其算法是:体重=年龄*2+8。
2小儿体质数BMI指数是国际上常用的衡量人体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它天然与身高有关。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儿科大约是控制在23以内,如果超出,则可能有肥胖的情况存在。
3腹围小儿腹围与身高的比,要求小于0.46。
小儿肥胖怎么吃
导致小儿肥胖的主要有两大类饮食,一个是脂肪类的东西,油炸、动物油类的;另一个就是碳水化合物,除了主食,糖分也是导致肥胖的主要食物,如奶茶、巧克力、奶油等等。
“红灯停,绿灯行”,这是小孩都知道的交通规则常识,绿灯是安全区,如果硬要闯红灯,是非常危险的,危及到人的健康和生命。小胖墩的“红绿灯”饮食法也是如此,想要让孩子健康茁壮地成长,必须要遵循小儿的“红绿灯”规则。
1红灯区食物要少吃现在的小孩都喜欢吃油炸食品和甜食等,饮食中胆固醇、油脂等的摄入量过高,使得小孩过于肥胖。而胖男孩一般又对雌性激素比较敏感,一旦体内雌性激素分泌紊乱,很容易引起青春期乳腺发育不良。
2黄灯区食物适量吃黄灯区食物中有大量的谷类,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但也要控制在合理的饮食范围内。其中的香蕉和柿子,因为鞣质较多,不易多吃。黄灯区的食物种类丰富,可以搭配食用,不易作为主要食物。
3绿灯区食物可多吃绿灯区食物包括各种水果、蔬菜,可以大量食用,但要注意炒菜要少放油脂。每日进食1斤蔬菜和2个水果应成为肥胖儿饮食的重要构成。专家建议儿童食物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占比约为2:3:5,在晚餐时,可以把碳水化合物减到中午的一半。
肥胖是一种全身性改变,影响身体各系统各器官运转,不仅对儿童时期身心健康造成威胁,还对成年时期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因此,早期识别与诊断肥胖并发症非常重要,通过健康饮食、合理运动等方式来控制体重,对缓解症状和预防相关疾病进展十分必要。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