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反复发热,可能是这个原因

哪里能治好癜风 http://m.39.net/pf/a_5124454.html

前言

今年流感的孩子不少,流感最常见的症状就是高热,反复发热也是家长最担心的事。我们在临床上会遇到一些小儿发热经过正确治疗几天后发热不退或者退后一两天又发热的情况。

如果我们用药合理、又没有明显并发症的时候还会发热,那我们就应该从小儿的饮食起居方面找找原因,看看是否属于中医里的“食复”现象。

01

“食复”的含义

其实“食复”这个词虽然现代人能理解的不是很多,但是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内经》就有对“食复”的详细论述。在《黄帝内经?素问?热论》篇第三十一:“帝曰:病热当何禁之?歧伯曰: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

这段话翻译成现在的语言意思就是:“黄帝说:热病有什么禁忌呢?岐伯说:当病势稍衰退时,吃肉食,病即复发,多进食则发生遗证(遗:病名,热病后期余热未清,因多食而引起再度发热的病症)。这些都是热病应当禁忌的。”从《内经》这段文字来看,古人就已经很重视热病后的正确饮食调理。

02

“食复”的发病机理

那么“食复”的发病机理是什么呢?患者热病期间,脾胃处于相对虚弱的状态,运化无力,虽然经治疗热退了但是脾胃功能没有恢复,消化吸收功能大为减弱。

强行进过多食物或者过食油腻都会加重胃肠道负担,容易造成食滞化热,导致发热加重、或者余热不清,甚至一些患儿发热消失一两天后又重新发热。可见,热病患者的正确饮食调理尤其重要。

03

“食复”的病例

“食复”虽然古人早就明白告诉我们,但是现代人并不能都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在临床中多次发现这种因为饮食调理不正确导致患者发热退后又再次发热的情况。

某患儿,5岁,因为高热咳嗽两天来诊,给予治疗两天后热退,体温恢复正常,余轻微咳嗽,患儿高热期间胃口差、饮食明显减少,退烧后患儿胃口好转。

家长看到孩子想吃东西,于是退热一天后中午就给孩子煮鸡蛋吃,孩子食欲好连吃了三个鸡蛋,结果当天晚上12点后孩子又出现高热,咳嗽加剧。后经再次治疗两天后恢复正常,本来已经交待孩子的家长要饮食要清淡,谁知道孩子的爷爷以为病全好了,让孩子在中午和晚上都吃了不少肉,当晚两点多孩子再次发热,因为没有其他表现,考虑“食复”。

看到孩子的舌苔厚腻,在给予退热药同时给予消食化积的保和颗粒口服两天,孩子恢复正常,由此可见,此患儿因为食鸡蛋和猪肉构成了“食复”的条件。

其实“食复”不仅是指发热,对于咳嗽、腹泻等呼吸道和消化道疾病都有很明显的影响,只是发热病例最常见。

04

“食复”的预防

既然“食复”对发热的影响这么大,那么该如何来避免呢

第一,我们就要注意发热期间不能吃的一些东西,中医认为的“发物”和油腻的食物都要禁止食用,比如、海鲜、鱼虾、香菇、桂圆、鸡、鸭、牛羊肉之类,再如姜、薤、花椒、胡椒等调味品属于辛温之品也不宜食用。

第二,我们选择可以吃的东西,简单的说就是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稀粥、青菜,尤其粥类可以养胃。高热患者多容易伤阴,注意补充一些梨、绿豆、莲藕等滋阴之品,但是注意不能食用冰冻食品。

总之,患病时候正确的饮食调理可以有效防止“食复”的发生,需要引起我们医生和患者的共同重视。

往期热文推荐

1.卫生院如何“搞”,才能“活”?

2.面对正式“转正”,村医要淡定

3.患方私自录音录像,医方怎么做才能依法维权?

4.卫生院和村医要和谐相处,只能这么干!

5.健康档案十年,收获了什么?

6.乡镇卫生院期待这两个负担能减一减!

7.村医出事,卫生院担责,这才是乡村一体化该有的样子

8.医院标准来了,能否挂牌主要看这个硬标准!

9.医改10年回望┃家医签约服务,基层难以承受之重

喜欢我,就点一下“在看”

原创授权服务请联系--或者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f/53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