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查看历史消息”阅读。联系我们,可添加。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外感风寒或风热等会引起发烧,而对于外感引起的发烧,主要的治疗方法是解表发汗,因此有些外感发烧吃了退烧药会退烧。
但是,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喂了退烧药后汗出烧退了,但是一会又发烧起来了,这种反复发作常常让家长感到束手无策。
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外感能引起发烧,脏腑内的问题也会引起发烧,比如气郁、食积、气虚等,这些都会引起发热。
特别对于孩子来说,积食发烧其实十分常见。但是积食引起的发烧往往是退烧药不能解决的。下面我们就来专门介绍一下积食发烧的原理,并在最后告诉大家针对积食发烧的小妙方。
积食为什么会引起发烧?饮食积滞在胃肠中不能消化,食积阻滞胃肠道不通畅,使胃肠之气不能下降而往上、往外走,食积郁久会化热,胃肠积滞产生的热会往上、往外发散则出现发烧。
如果宝宝之前有扁桃体方面的问题的,食积之热上攻而容易导致咽喉方面的问题,如疱疹性咽峡炎等。
积食引发烧与外感发烧有所不同积食发烧就是因为饮食过多引起的胃肠道不通畅而导致的发烧,因此积食发烧的表现主要会出现积食的一些表现,无流涕、鼻塞等的外感症状而直接出现发烧。
积食以前的文章已经说过,这里再来复习一下积食的表现:
食欲下降;
出现呕吐、腹泻、腹痛或腹胀;
睡眠不安;
舌苔较厚;
口气酸臭;
手足心烫等症状;
而外感发烧,除了发烧的表现,还会先有或伴有鼻塞、鼻涕、喷嚏、头痛、咳嗽、咽痛等外感的症状。
积食发烧应该怎么治疗?之前的文章里已经说过,积食了,需要少吃或者饿上几顿,或者吃一些消食导滞的药物让胃肠道把积滞的食物排出去,使胃肠道变得通畅。
积食发烧的治疗方法也是一样的,把胃堵在胃肠里的垃圾排出,烧也自然会退下来。但是对于积食发烧,单纯的少吃或者饿上几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需要药物的方法来化积消食退烧。
积食发烧处理办法1食疗方法食疗:山楂陈皮大麦汤配方:山楂8克、陈皮6克、大麦8克做法:大火烧开,转小火20分钟。饭后半小时服用。用量:三岁内,一次喝小半碗,3-6岁,一次喝半碗,酌量频服,服后汗出热退即可。适合:积食症状比较轻,如果孩子不太想吃饭,肚子有点胀的时候服用。2小儿艾浴方法:把黄芪蕲艾包,用凉水煮开,到入适量的水中(40L左右),给孩子泡澡10-15分钟。
用量:每天一次
适合:积食症状比较轻,经常会有积食情况的,消化功能不好的。
3小儿艾灸或推拿小儿艾灸
发烧:灸大椎、名门(灸到出汗再灸不出汗),然后灸神阙穴,灸到有饥饿感就不容易再反复了。
积滞:灸身柱、大椎、中脘、神阙。
小儿推拿
1、顺运八卦:5~10分钟功效:消食化积,理气除胀。用于积食引发的呕吐、腹泻、咳痰、胸闷、心烦等。2、清脾胃经时间:5~10分钟功效:消食积、清胃热。用于积食引起的肚子胀、口中异味、舌红苔黄厚腻等症状。注意:清脾胃两穴联推,因为积食属于身体里多余的东西,所以要用泻法。3、退六腑(高烧才用)时间:5~10分钟功效:退高烧、降实火、清痰热。主治一切实热症。注意:积食发烧一般与风热发烧并见,所以都用退六腑,一是清发烧之热,二是清食积所化的脏腑之热。4、清大肠时间:5~10分钟功效:消食通便。用于积食所导致的各种大便不调。
以上是针对单纯的积食发烧来做的处理办法,还有一些孩子是外感同时夹杂着积食,建议及时看医生就诊,一般吃点中药或者小儿艾灸,很快就会退烧,不会反复。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查看历史消息”阅读。联系我们,可添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