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冬季节,虽然去年肆虐的甲流、乙流“行迹”罕见,但各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依然高发,尤其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明显增多。
最近一段时间,医院就接诊了多例因喘憋而情况危急的小宝宝,其中由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引起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明显增多。
听过肺炎、气管炎,毛细支气管炎是什么症状呢?面对病毒家长能做什么呢?我们请来专家给大家解答。
毛细支气管炎婴幼儿高发
毛细支气管炎的病原主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依次为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流感病毒等。
呼吸道合胞病毒。图/视觉中国
医院医疗院长黄建萍教授介绍,毛细支气管炎多发生在2岁以下的小儿,多数是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感染病毒后,细小的毛细支气管上皮细胞坏死,周围淋巴细胞浸润,引起下气道黏膜充血肿胀,腺体增生,分泌物增多。由于婴幼儿的气道非常窄,肿胀加上分泌物增多,极易被堵塞,导致无法呼吸,临床表现是气促、呼吸困难、喘憋等。
“今年进入秋冬季以来,接诊的呼吸道疾病患儿中支原体感染也明显增多。”医院病房主任王硕介绍,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毛细支气管炎,不少患儿两三天病史就出现高烧不退、肺部症状严重的情况,需要及时抗感染治疗甚至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
及早应对避免发展成肺炎
婴幼儿呼吸道屏障功能差、免疫能力发育不全,尤其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变化,集体生活和空气污染等都是引发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因素。专家建议:
婴幼儿尽量不要去人流密集场所,外出戴上口罩,可以减少接触病菌的机会。
如果家中有人生病时,婴幼儿应注意与感染人群相对隔离开,避免交叉感染。
秋冬季空气干燥,对呼吸系统尤为不利,而空气中湿度不够,可以使用加湿器,对呼吸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注意定时清洁加湿器,避免滋生细菌造成反复交叉感染。
图/视觉中国
此外,秋冬气温变化大,注意保暖,室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如开窗通风,尽量把婴幼儿移至另外一个房间,待通风完毕室温恢复,再为其他房间通风。
黄建萍提醒家长,当孩子出现持续或反复高烧、精神状态不好、嗜睡或烦躁不安,食欲差,咳嗽痰多等情况时,家长一定要重视,及时就医。
采写/新京报记者王卡拉
图/视觉中国
编辑/火星Lu
点击图片阅读
▼
李咏因癌症去世!哪些癌症男性高发,医生这样说……
吃坚果降胆固醇?保护血管?调节血脂?专家:关键在于控制量!
登高赏秋色,别再让这些行为伤害老人的膝盖!
本文为趣健康(ID:xjbjiangkang)原创内容
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和使用
欢迎朋友圈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