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酒渣鼻医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3.html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照顾宝宝不怕脏,不怕累,就怕宝宝生病发烧。
发烧对于小宝宝来说,或许没什么印象,但对于爸爸妈妈来说,却是一次揪心的体验。让宝宝退烧成了新手爸妈最关心的问题,孩子一发烧,家长就紧张了。
那么宝宝发烧怎样给他退烧呢?有时宝宝发烧,家里老人说给孩子“捂捂汗”就能好,这种做法科学吗?为了帮新妈妈们解决棘手的宝宝发烧问题,本文整理了最科学、最实用的退烧方法,建议妈妈收藏。
发烧是怎么一回事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常常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
尤其是对于小宝宝来说,他们的身体对温度的控制还不完善。有的孩子在感染轻微疾病时,发烧也达40℃,然而在得更严重的疾病时只有38.3℃。
孩子发烧时,家长更应观察他的脸色、神态和行动。一个体温为38.3℃却脸色灰白、安静得有点反常的孩子,也许比一个体温39.4℃但仍能满屋子乱窜乱闹的孩子病得重。
宝宝一旦发烧,如何快速降温
发烧是一个警讯,它在通知你身体有某部位生病了,然而发烧本身不至于伤害孩子,所以退烧是否必要,要看发烧的时间和温度。
由于发烧是一种正常的免疫反应,有助于白血球抵抗细菌毒素,有一定的抗病能力,观察发烧的热型可以帮助诊断病因,一味退烧反而误导,所以不太高的体温是不必急着退烧的。
但是,发烧会增加新陈代谢,造成能量的消耗,尤其婴幼儿发烧造成水分蒸发,导致脱水,而且婴幼儿容易发生高热惊厥,故放任发烧引起伤害是不必要的。
若宝宝发烧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可以无需着急就医,下面给妈妈们推荐几种简便易学的退烧方法。
五种按摩退烧法
清肺经
肺经定位:无名指指腹。
操作方法:以拇指螺纹面着力,自少儿无名指指根向指尖方向推,推拿-次,以清肺经。
推天河水
天河水定位: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呈一直线。
操作方法:用拇指蘸取少量冰水,推天河水50次。天河水即从宝宝手腕横纹至肘部横纹处。
按大鱼际
大鱼际定位: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操作方法:用拇指指甲垂直按在大鱼际穴,一紧一松地按压2分钟左右。
三种家中实用物理降温法
热水泡脚
可用温度在40℃左右的温水给泡脚,水要没过脚踝。抚搓宝宝的两个小脚丫,有利于血管扩张,又能减轻发烧带来的不适感。
温湿敷
即用毛巾浸于35℃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
退热贴退热
跟敷毛巾方法类似,但其使用起来更方便。如果宝宝体温不超过38.5℃时,可以不用。
Tip:退热贴降温方法,建议宝宝发烧超过38.5℃后使用。
如果发烧的孩子出现以下症状,不管体温如何,都应请医生诊断。
①一直哭闹不停,不管谁来安慰都没有用;
②很难被唤醒;
③如果有人想触碰或者移动孩子,他就哭闹;
④脖子僵硬,不灵活;
⑤手臂、大腿或身体的其它部位出现不能控制的抽动、痉挛;
⑥神志不清,行动怪异(看见或听见不存在的东西,说些很奇怪的话或行动反常);
⑦呼吸时伴有杂音;
⑧不能吞咽任何食物,并不住地流口水;
⑨皮肤上出现紫色的斑点,肤色灰白或呈暗蓝色;
⑩脉搏微弱却快、急(不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脉搏超过跳,年满1岁的孩子每分钟超过跳)。
科学退烧,从规避误区开始
有些父母会使用民间流传的一些退烧方法,例如冷水或酒精拭浴来为孩子退烧,这是不适当的。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那么,还有哪些退烧方法是错误的呢?
误区一:捂汗
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捂汗”来退烧,但是,儿童的汗腺不发达,通过“捂汗”,不易达到“发汗”的目的。对儿童来说,往往越捂体温越高,容易造成“捂热综合征”(即因捂盖过严使得孩子出现高热、面色苍白、反应低下、呼吸困难等一系列症状),还容易诱发高热惊厥。
在儿童发高烧的时候,往往肢体循环会变差,手脚摸起来并不热,反而有些凉。若出现手足发凉、怕风,喜欢依偎在妈妈怀里,有可能很快出现发热。所以,家长别以为孩子手脚凉就是穿得不够。
误区二:发低烧急于吃退烧药
刚出生才十几天的新生儿,着凉发烧38摄氏度,家长心急如焚,到医院后马上要求医生开退烧药,觉得不吃退烧药,孩子持续发烧会烧坏脑。这里要注意的是,新生儿(出生28天以内)不能使用退烧药。
事实上,一般情况下,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
误区三:不吃药只吊针
在门诊,医生常遇到一些家长主动要求给孩子吊针,说是吊了针孩子可以快点退烧。儿童发热原则上不给予吊针,因为感冒咳嗽80%-90%是感染病毒,使用抗生素治疗不仅无效,还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
现在家长带孩子看病,动不动就要求医生给打吊针,以为这样能比口服退烧药来得快。其实,目前儿童口服的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服用后30分钟就能起效,起效并不比打点滴慢,更重要的是这些口服退烧药副作用小,比较安全,而一些退烧针剂,可引起肠胃黏膜损伤,如果注射剂量过大,会使孩子出汗过多、体温迅速下降,易引起虚脱。
宝宝发烧吃什么好
有些爸爸妈妈以为,宝宝发烧必会消耗大量体力,便迫不及待地为宝宝提供大量营养及高热量食物。其实,发高烧的宝宝,必须以出汗的形式去蒸发热能以至消耗足量水分。因此,发烧期间的宝宝,最需要补充的是水分而非食物。
发烧期间,宝宝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胃肠道的蠕动因而减慢,宝宝通常食欲下降,若强迫宝宝进食,反而引致呕吐及腹泻等。
因此,爸爸妈妈要特别注意,不宜让孩子过量进食,不宜吃海鲜或过咸、太甜、过油腻的菜肴,以防引起过敏或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但是,宝宝发烧期间也不应该盲目忌口,以防宝宝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
宝宝发烧期间,适合少量多餐,以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藕粉、代乳粉、粥、鸡蛋羹、面片汤等。
1岁以内发烧宝宝食谱
西瓜汁:新鲜的西瓜,去籽取瓤,榨汁,代茶频服。如发烧时不伴有其他症状,可以吃少量冰西瓜汁之类的冷饮,帮助降温、利尿。
代乳粉:主要为植物蛋白,营养与牛奶相似,但易消化及吸收,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及需要稀释饮用。
绿豆汤:将绿豆加水煮烂,再加适量的糖或盐便可。绿豆有清热解毒及祛暑的疗效,而且水分充足、营养丰富。
1岁以上发烧宝宝食谱
小米粥:以植物蛋白及碳水化合物为主,不但营养丰富,热量适中,最适合病弱的幼儿食用。
牛奶米汤:米汤含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提供充足水分及热量,容易被肠胃消化,而且米汤的碳水化合物,可使牛奶中的酪蛋白不易消化分子变成易于消化及吸收的分子。牛奶米汤的制法非常简单,只需将米略洗,加入清水煲烂,滤去米渣,加入牛奶调匀即可。
总之,宝宝发烧,妈妈无需惊慌失措,也不要掉以轻心,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科学降温,并给予宝宝最温柔的抚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