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妈带孩子,最怕的就是孩子生病,孩子病起来,不管是感冒咳嗽,还是发烧,都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关键是孩子不舒服,也不会表达,特别是一些孩子,经常夜里发烧,宝妈心都是慌得。
新手妈妈遇到孩子半夜发烧,冷静点的,知道赶紧给孩子量体温,医院。心大的妈妈,遇到孩子发烧,都不知道该怎么办。
医院就遇到过这样的宝妈,她觉得孩子体温有点高,问医生是不是发烧,医生只是摸了一下,体温都高得吓人了,宝妈还问烧不烧,医生问宝妈,在家都不给孩子量体温吗?宝妈都是懵地,反问医生体温怎么量,这就是慌神儿了。医生干脆不问了,赶紧拿体温计给孩子量,结果孩子都38.9度了,这么高的问度,医生立刻给孩子喂了退烧药,让宝妈在一边观察情况。
宝宝出现发烧,发热是一种症状,并不是病理,发热是提示身体内部有疾病,自身的抵抗出现升温表现。面对孩子发烧,家长一定不能急,冷静下来,采取有效措施。
发现孩子体温不对,立刻给孩子测量体温。
可以用水银温度计,这种测量最准确,但是过小的孩子不好配合;还有就是体温枪,这种方式简单快捷,但是会有误差。最好是使用腋下温度计,摸孩子的手和脚,若四肢冰凉,身上烫,孩子很可能还在升温,一定要时时测量。
测完体温后,体温在36度到37.2度之间,都是正常体温。若体温在37.3度到38度之间,孩子就是低烧。
38度到38.4度之间,是中等热度,大多采取物理降温,比如洗温水澡,用湿毛巾擦拭腋下、腿根、额头、手脚,达到降温效果,也能让孩子舒适不少。
孩子若是体温超过38.4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退烧药,目前国际公认相对安全的退烧药,是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孩子使用的退烧药,基本是这两种的悬浊液。一定要严格按照,上面说明的体重要求,来按量给药,切不可随意增添。
切记,宝宝发烧后,这五种方法是不能用的。
捂热退烧法。
孩子要想退烧,基本需要大量排汗,把体温降下来。所以,很多老一辈的人,就认为孩子发烧了,捂一捂就会好,其实,捂热退烧,这种方式,是非常危险的。要知道孩子发烧后,需要散热,如果这时候却反过来,将孩子捂住,热气散不出去,汗也发不出来,会促使高热恶化,造成脱水情况,让病情变得更严重。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看当时所处情况,适当松解衣物,有助于散热。就算是孩子烧的发抖,这是因为还是体温孩子上身中,身体受环境刺激,内外温度不一致,感觉冷,所以需要给孩子揉搓四肢,让四肢暖起来,有助于缓解不利情况。
酒精擦拭法。
相信有不少家长,都认为擦酒精退烧有效,甚至大胆的在孩子身上操作。却不知这种危害有多大,孩子皮肤很薄,毛细血管丰富,酒精非常容易通过娇嫩的皮肤,进入孩子血液,导致孩子肝肾受损,宝宝和成人完善的皮肤不同,还不能形成很好的保护,用酒精擦拭,会致宝宝酒精中毒。
灌肠退烧。
目前,医院,都不建议灌肠退烧法,还有这样退烧方式的,多半都是一些小诊所还在用。这种做法,确实可以让孩子快速退烧,但有可能会损伤肠壁,并且,不同诊所灌肠采用的药也不一样,有的会为了起效,会添加地塞米松。还有灌肠的药量,就像中药,要因人而异,但大多数都随意估算的。
激素退烧。
家长对激素都不陌生,可以说在一些治疗上,激素算是“奇药”,药效立竿见影。但是,要知道激素是不能乱用的,不是特殊情况,最好不用,如果孩子持续高烧,而且一直不退,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医院,不到必须,都不会推荐使用。
使用非儿童的退烧药。
在我们小时候,安乃近、白加黑,几乎是退烧“万能药”,只要发烧了,甭管孩子多大,家长就会给掰一半,让孩子吃,那随意的态度,就好像给掰了半个馒头吃一样随意。事实上,我们很多小时候用的退烧药,因为副作用大,现在已经被禁止儿童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