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临近,全国各地区降温寒潮此起彼伏,甚至在南方偏暖的省市气温也已跌破个位数字。
气温大降,最容易为各种疾病带来机会。
随便一刷朋友圈,总能看到几个可怜的宝宝,让人心疼:
即便是明星,也难逃因孩子生病而被折腾到发狂的时候。
歌手孙燕姿就曾因为儿子连续生病9天而情绪崩溃,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
眼看孩子生病,好了又复发,迟迟不能好转,父母心里都在滴血:
孩子,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不过,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往往就是疾病多发的孩子,大多有相同的特征:
扁桃体总反复发炎,特别容易感冒;病好了总不时几声咳嗽,一直难“断尾”;身体瘦弱,动动就出汗,手软脚软;胃口不好,不爱吃饭,睡不安宁……
这些现象,其实暗藏了孩子免疫力不足,体质弱的预警信号。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每次冷暖交替,被感冒、发烧等问题“牢牢盯上”。
所以说,防病比治病更迫切!
想要孩子远离疾病,必须得拥有过强的体质。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刻不容缓!
这些做法,正在毁掉你孩子的免疫力
“免疫力”是现代医学名词,中医上又称“抵抗力”。
它是人体自身的防御机制,也是人体识别和排除“异己”的生理反应。
通俗来说,免疫力就像守城门的士兵一样,保卫人体健康。
免疫力好的人就像军事强大的国家,能自如地应对“内外部战争”;
而免疫力差的人往往很容易会“战败”,经常生病。
专家认为,6岁以下的孩子属于“生理性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所以特别容易生病。
事实上,免疫力并非出生后就发育成熟。后天的影响对免疫力的强弱,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可是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日常生活一些不良的习惯,就像一把隐形刀在慢慢扼杀孩子的免疫力,最常见的两类做法:
1.过多地滥用、依赖抗生素
“有时孩子病了家长心急,认为发烧必须要消炎,要用抗生素才能见效快,医院儿科急诊时有发生,提这种要求的家长不在少数,其实这是误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副主任杨东新医生这样说。
杨东新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中医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胸部疾病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理事
“尤其是夜晚急诊的时候,家长带着发烧的孩子过来看病,为了让孩子能快速退烧,会‘要求’医生给孩子输液。”
还记得前不久在深圳,出现过一起医患事故,当时医生不建议给患儿输液,结果却遭到家长掌掴。
说起来你可能不知道,中国是“输液大国”,早在年,国家发改委曾发布过一组惊人数据:
过去一年,我国输液使用达亿瓶,
相当于平均每人输8瓶。
如此滥用激素、抗生素,容易使身体形成依赖。
对于孩子们来说,这更是一个危险的举动:
孩子正在发育状态,身体机能和成年人不一样。盲目输液,无异于直接破坏孩子的免疫系统。
2.不按医嘱,擅自停药
杨东新主任曾给我们分享过一个病例:
4岁的患儿小洋洋,医院,医生开药后,叮嘱家长一定要按医嘱给孩子服药。家长回去用药两天后,孩子病情控制住了。
但是,因为害怕“多吃药”,所以擅自把最后一天的药给丢了。
结果不到两周,因为一次着凉,孩子再次感冒,还发高烧了。
表面上看,孩子症状消失,病“好”了。
实际上,体内潜藏的细菌病毒并没有被完全消灭。
擅自停药,等于给病菌留下“可乘之机”。长期以往,对孩子免疫力的成长有严重影响。
每位父母都必学的健康课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
让孩子少生病,少吃药!
更多提高免疫力的干货
更多超实用药膳、小儿推拿方法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