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答家长问孩子写文章老是抓不住重点怎

问:孩子写文章老是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详略不当,家长应该怎么指导?答:这个问题让我想到一位特级教师的课上,他让学生划重点,说:“注意不要什么内容都画,什么都画等于什么都没画。”这句话给我印象很深。写作文也是如此,什么都写等于什么都没写,因为缺少重点,谁也记不住你写了啥。可平时有些孩子的文章确实喜欢面面俱到。特别是考试时,好多人就一个目的——争取多码字。所以,“捡到篮中都是菜”,一件不够写几件,啰里啰嗦。结果呢,字数凑够了,文章只是三类文的水平,得分较低。怎样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呢?第一、反复强调只能写一件事。第二、反复强调只能写一件事的一个方面。第三、把这件事的这个方面放大了写、放慢了写,其中最值得写的是自己的心理活动。一二两点要经常讲、反复讲,第三点需要不断练习才行,不然一二两点也就成了空话。举个例子。比如写最近热门的奥运会。奥运会期间,我最爱看的就是中国乒乓球比赛了!(只写乒乓球,其他的可以一个字也不提。)特别是团体决赛中樊振东打德国队奥恰洛夫的那一场,简直让我看得目不转睛。实在是太刺激太好看了!(只写这一场,其他的也可以只字不提。)有一球到现在还被我们全家津津乐道,据说这一球后来被评论员称为胜负的转折点。当时……(把这一球展开写:两人怎么打,中间出了什么状况,赢了之后各方的反应等。)这样写下去,重点会很突出很清楚。不过我要坦率地告诉大家:乒乓球比赛其实不太好写,不如写奥运首金——杨倩夺冠的那场决赛。为什么呢?因为乒乓球速度太快,电光火石之间,一个球常常让人来不及反应就定了胜负,而且术语太多,比较麻烦。而射击比赛术语很少,最关键的是相对比较慢。作为观众,虽然慢的比赛比较煎熬,但正是有了这个“慢”,有了这个煎熬,许多心理和情感就会自然产生,会让一场比赛变成难忘的心灵之旅——这恰恰就是作文最需要的。而让人停留、驻足而又心动的地方往往就是文章的重点。这样,我们的问题是不是就迎刃而解了呢?

我不得不承认,好多人写文章之所以无重点无详略,是跟两点有关的,一是惰性;二是兴趣。

先说惰性。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按照时间顺序写,都是最省事的方法,但也最容易生产出流水账似的“烂文”。比如以下几个场景,是流水账的重灾区:

1、写看阅兵式、运动会、各种比赛等(一般是按照项目顺着写)。

2、写“愉快的一天”等(一般是按照时间顺着写)。

3、写“美丽的校园”等(一般是按照地点顺着写)。

顺着写没有错,但是目光不知道聚焦,平时只顾着东张西望,无爱无憎无心得,那写时只能是东拉西扯,不知所云了。

至于兴趣。说个有趣的例子。有个明星被歹徒绑架了,说24小时不满足其条件便要撕票。他们发来一段视频,表示明星还活着。问题是看不出在什么地方,无法营救。眼看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警方一筹莫展。最后时刻,破局的居然是明星的一个粉丝,因为他发现视频中明星脸上有疹子,与以前他看到的明星吃越南菜过敏那一次一模一样。就是这个越南菜,让案子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最终解救人质成功。你看,如果没有粉丝对偶像的热情,谁会记得这件小事、这个细节?有兴趣,才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bf/95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