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医
让
生
活
更
美
好
各位朋友大家好,秋冬季节,孩子们特别容易感冒。尤其是当下季节,在一定的人群集中场所,感冒情况容易形成流行性泛滥,所以能够提前预防的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多多注意的。季节性感冒,多是有一定的规律,一般可以分为外因和内因。就外因来看,当下季节,最容易导致生病的就是,风寒,和燥火的原因。这是气候所至,尤其是今年,病气最重。天气也是忽冷忽热的,阴晴不定,早晚温差大,稍不注意就容易受风寒,引起感冒症状。再者,燥火的问题。天气干燥,风又大,本身体液流失就重。如果家里有暖气的,就更加明显,暖气蒸得身体更燥。这种燥,是用再多加湿器来喷都很难改善的。所以,冬季家里开暖气越大,就越容易生病。日常也是容易口干、鼻子干、眼睛干、睡觉不踏实、外出稍一吹风,就会形成热感冒。第三、就是吃的问题。秋季后气温一低,很多人就本能的容易胃口好,身体多存储点热量,来御寒。比如各种火锅、麻辣烫、料理零食等,是越吃越想吃。但是吃得太多,消化不了,热量代谢不出去,就容易形成问题。比如积食、上火等。内热加上外寒,人体抵抗力差,就容易感冒。第四、生活不规律。工作生活压力大,特别是熬夜后,抵抗力下降,也是特别容易感冒。我们自己都会有深切的体会,一段时间只要一繁忙劳累,精气神顶不上,就特别容易感冒。第五、主要是自身内因问题。是不是有些人,只要一换季,身体就很难适应。而且,身边的人只要一有感冒的,他就特别容易被传染。这类体质,都是正气不足,导致病邪容易内侵。身体就好像是开着城门的空城一样,遇到时疫,自然容易病倒。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感冒,也只是一个感冒而已,真不算是什么大病。但是感冒处理不当,引起的很多后遗症,比如鼻炎、咽炎、腺体肥大、中耳炎等。就特别麻烦而且也很难处理,尤其是反复的感冒。从身体整体来说,就特别容易消耗身体的气血。从孩子来看,就特别明显,反复感冒,身体发育就容易耽误。因此,我们需要正确应对这个问题。每次感冒正确处理,现在是快餐时代,很多人感冒了,吃个氨酚那米黄、吃个感冒通、快克类。这都不叫治病。身体也是每次这样不负责任的吃药给吃坏了的,我们需要的是从根本上辨证治疗。首先,受风寒引起的感冒:打喷嚏、流鼻涕,可以吃荆防颗粒、可以热水泡脚、也可以艾灸大椎穴。一般初期症状解决及时1天内都可以解决。燥火引起的感冒:比如鼻子干痒、熏灼、不通透、可以用夏桑菊颗粒。如果嗓子干痒疼痛,可以用玄麦甘桔颗粒。正常情况下,2-3天也都可以解决。积食消化引起的胃肠型感冒:比如腹胀腹痛、恶心头昏,可以用午时茶颗粒配合保和丸,一般缓解也会非常的快。如果是精神压力大,导致的抵抗力下降,出现感冒症状。其实最好的药就是放松睡觉休息,自我恢复。但是正气不足导致的反复感冒。这种情况一般都需要整体调理身体,扶正气的同时来祛邪。一般正常情况下,外感疾病的恢复期也就是3-5天,最长不超过一周。但是对于体虚病人就不行了,有的得拖拖拉拉十几天,而且,症状好了之后,还要注意巩固来充实身体,因为底子太弱,气血填不充实就容易复感。所以,对于体虚人群来说,可不要说中药效果慢,关键在于病人的体质状况。对于正气强盛的人,外感疾病用药效果非常快。但是,身体底子薄,气血能量太差的人,扶正身体本身就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遇到问题了,对症处理,生活中,预防养护也是很重要的。秋冬季节,防寒保暖是一定要的,尤其注意护脖子、护肚子、护后背、这些地方最容易受凉。天气干燥,尤其是家里有暖气的,注意日常补津养液。多喝汤粥,比如时令果蔬,像橙子、苹果、甘蔗、红梨、水荸荠、莲藕、萝卜、白菜、芹菜、冬笋等,都可以滋阴润燥。日常饮食尽量清淡。忌口辛辣刺激,以及膨化食品、油炸食品、尤其是干果类。本身体质虚弱,反复易感的人群,要注意找大夫整体调理身体,以增强正气。下周微课通知:
下周三晚8点仲鸣堂中医微课分享内容:
1、为何稍一进补就上火?
2、孩子频繁出现的积热怎么办?
3、常见上火的分型
4、秋冬预防上火的食疗方
已在微课群的朋友届时收听,还没有加入的朋友可以添加艾叶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