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药源性低血糖怎么办?
前几天,早晨5点多钟,急诊送来一位昏迷的中年男子,据家属介绍,该男子50岁,患有糖尿病5年,服药后血糖控制较好,平时身体无其他不适、不抽烟,但喜欢饮酒。
“自从患了糖尿病之后,他这酒就很少喝了。”
这次为祝贺儿子高考升学,亲朋好友聚在一起,中午和晚上连着喝了两餐酒,患者酒后并无醉意。
早晨,患者突然出现多汗、脸色苍白、意识障碍、言语困难。在急诊室,医师测试指尖血糖为2.9mmol/L,诊断为低血糖。(一般而言,糖尿病患者血糖值≤3.9mmol/L即可诊断为低血糖。)
那么问题来了,饮酒怎么会导致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呢?还有哪些药物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低血糖?低血糖该如何预防和处理?今天小编一一为你解答。
01
饮酒会导致患者低血糖吗?
酒精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被代谢为乙醛、乙酸,最后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在乙醇转化为乙酸的过程中,可以抑制肝脏糖异生的过程。
正常情况下,人体饥饿时,可以通过糖异生来获得葡萄糖,糖异生是人体在空腹状态下血浆葡萄糖的主要来源。如果肝糖原储备不足,我们很快就会消耗掉这些肝糖原,导致低血糖。
由于酒精能抑制糖异生反应,抑制或减弱了低血糖时升糖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胰高糖素和生长激素等)的释放,出现低血糖反应。一种是餐后酒精性低血糖,见于饮酒后3-4小时,由于刺激胰岛素分泌所致;
一种是大量饮酒后进食少,肝脏储备的肝糖原消耗之后,出现低血糖症状,多发生在饮酒后8-10小时。本例患者就可能是第二种情况。
糖尿病的患者,如果空腹大量地喝酒,会抑制糖异生反应,从而导致严重的低血糖反应。
02
哪些降糖药可导致低血糖?
在糖尿病治疗时,降糖药可导致低血糖,我们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