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腹泻,是5岁以下儿童常见病。在发展中国家,急性腹泻每年发病将近15亿人,因急性腹泻死亡的五岁以下儿童达万左右,为儿童死亡人数的19%,仅次于肺炎。而腹泻的治疗,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况,比如滥用抗生素、盲目止泻等,这些不规范的用药,不仅让家长花冤枉钱,有时还会损害患儿的身体健康,导致腹泻迁移不愈。本文把临床上常见的用药错误,整理成7大要点,希望可以给大家的临床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01
慎用止泻剂
抗胆碱能药物用于有腹痛者及功能性腹泻者,不能用于感染性腹泻者。抗胆碱能药物能减缓胃肠蠕动,从而使病原体的排出也减缓了,进而使病情加重或病程延长。如洛哌丁醇,因为它抑制胃肠动力的作用,增加细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对于感染性腹泻有时很危险。在任何年龄,可能导致炎症性腹泻或腹泻伴发热的疑似或确诊为中毒性巨结肠,都应避免使用洛哌丁醇。02
一般不用抗生素
婴幼儿腹泻80%由病毒感染引起。水样便患者(约占70%)多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如伴有明显中毒症状不能用脱水解释者,尤其是对重症患儿、新生儿、小婴儿和免疫力功能低下患儿应选用抗生素治疗。粘液脓血便患者(约占30%)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针对病原经验性选用抗菌药物,再根据大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明确指出:即使怀疑为细菌性腹泻时,不首先推荐使用抗生素,因为大多数病原菌所致急性腹泻均是自限性的;《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感染性腹泻诊治的临床实践指南》强调:
不推荐与血样腹泻患者有过接触的无症状人群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但应当采用适当的措施预防和控制感染。
03
重视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AD)定义为:与使用抗生素有关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包括使用抗生素后8周内出现的腹泻,是药源性腹泻的常见类型。AAD在体重较轻患儿和低龄患儿中多发。由于患儿年龄较低,其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健全,所以年龄较低患儿AAD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导致AAD发生的抗生素主要有三大类,其中美洛西林/舒巴坦使用率最高,其次为美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奇霉素。患儿服用广谱类抗生素后,机体会出现肠道菌群失衡的现象,进而发展成为以腹泻为主的肠道性疾病。严格控制广谱抗生素的使用,包括用药剂量、时间、种类,是预防抗生素相关腹泻的关键。对于轻度AAD,最慎重的方法是停用或者改用低危抗生素,并且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在病因学明确的情况下,治疗较严重的AAD和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应该有针对性地使用抗生素。抗生素既是AAD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又是其病因之一,故对因用药和避免滥用抗生素是防治小儿腹泻的关键。在使用抗生素时,可以通过补充肠道正常菌群来恢复肠道正常微生态,比如使用含乳杆菌和双歧杆菌的微生物制剂,同时可以适当补充锌等微量元素,能明显降低AAD发生率。04
腹泻不应禁食
对那些没有脱水征象的患儿应该继续正常的喂养。有脱水征象的患儿,应用口服补液或静脉补液通常在2~4小时内可纠正脱水,一旦中重度脱水被纠正就应该立即恢复进食。在腹泻期间应继续饮食,满足生理需要,补充疾病消耗,以缩短腹泻后的康复时间。因为腹泻影响进食的患儿,在脱水纠正后尽快恢复母乳或以前的饮食,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喂食与患儿年龄相适宜的易消化食物。但有些食物不推荐在腹泻期间食用,比如含脂肪高的食物,及含高浓度单糖的食物,如果汁、甜点心、碳酸饮料等。05
注意服药时机
如侵袭性细菌感染患者,治疗方案中包括抗菌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肠黏膜保护剂,当多种药物联用时,服药时间非常重要。微生态制剂如多维乳酸菌可广泛用于药源性腹泻的治疗,同时联用抗菌药物不影响药效;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可用于除喹诺酮类、碳青酶烯类以外的抗菌药物同时合用的抗感染治疗;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不能与抗菌药物合用。而肠黏膜保护剂应用是指将蒙脱石散等,肠黏膜保护剂覆盖在肠道黏膜表面,增强黏膜屏障作用,并吸附、固定病原体及其产生的毒素,进而达到止泻的效果。由于蒙脱石散具有吸附性,防止减弱其他药物疗效,应先服用其他药物,与其他药物间隔至少1小时。先用抗菌药杀灭病原微生物后,再使用蒙脱石散吸附细菌或各种毒素,尤其是致病性革兰阴性菌内毒素。若上述三种药联合,可先服抗菌药,再用蒙脱石散,最后用益生菌制剂,三种药用药间隔至少1小时。06
不忽视补锌
由于急性腹泻时大便丢失锌增加、负锌平衡、组织锌减少,补锌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腹泻病和慢性腹泻病患儿的临床预后,减少腹泻病复发。在营养不良和持续腹泻患儿的腹泻治疗中补锌尤为重要。WHO和UNICEF推荐不论患儿腹泻类型均应常规补锌。对于急性腹泻患儿,应每日给予元素锌20mg(>6个月),6个月以下婴儿每日10mg,疗程10-14天。元素锌20mg相当于硫酸锌mg、葡萄糖酸锌mg。补充推荐剂量的硫酸锌能减少随后3个月的腹泻的发生率,且能减少高达50%的非意外性死亡。07
补液≠输液
在急性腹泻的治疗中,口服补液盐是一线补液方案,不是输液。《年美国感染病学会感染性腹泻诊治的临床实践指南》推荐:改良的口服补液盐(ORS)作为伴轻度至中度脱水的急性腹泻患儿的一线治疗方法,适合任何原因引起的脱水。并且针对4岁以上伴呕吐症状的患者,可给予止吐药(如昂丹司琼)治疗,可提高对口服补液的耐受性。不能耐受口服、虚弱但精神状态正常或拒绝口服的患儿可考虑鼻饲管给予ORS。口服补液疗法禁用于:严重脱水初期、麻痹性肠梗阻患儿、频繁和持续呕吐(1小时4次以上)以及伴疼痛的口腔疾病如中重度鹅口疮(口腔念珠菌病)。当有严重脱水、休克或精神状态改变和ORS治疗失败,或肠梗阻时,应予等渗的乳酸林格液和9g/L盐水静脉补液。参考文献:
[1]南征,周妍妍,邓娟,等.腹泻患者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特征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3).
[2]王卫平等.儿科学(第九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
[3]WenGao,HongCheng,FulianHu,等.TheEvolutionofHelicobacterpyloriAntibioticsResistanceOver10YearsinBeijing,China[J].15(5):-.
[4]Fallone,CarloA,Chiba,Naoki,vanZanten,SanderVeldhuyzen,等.TheTorontoConsensusfortheTreatmentofHelicobacterpyloriInfectioninAdults[J].Gastroenterology:S.
[5]刘玉伟.药学干预对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处方药,,15(9):36-37.
[6]宋媛媛,贡雪芃,肖蒙,etal.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研究进展[J].医药导报,(11).
[7]石炼丽.儿科病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v.30(06):79-80+85.
[8]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儿童急性感染性腹泻病临床实践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54(7):-.
[9]IDSA,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InfectiousDiseasesSocietyofAmericaClinicalPracticeGuidelinesfortheDiagnosisandManagementofInfectiousDiarrhea.[J].ClinInfectDis.Oct19.
[10]Farthing,Michael,Salam,MohammedA,Lindberg,Greger,等.AcuteDiarrheainAdultsandChildren[J].JournalofClinicalGastroenterology,47(1):12-20.
相关阅读:儿童腹泻的关键治疗,很多人忽略了病情不重、却好不了,这种腹泻最容易让人崩溃不同病因的腹泻有什么特点,要如何处理?诺如、轮状病毒高发:急性腹泻怎么办?看这张图!本文作者:王雪吉林省妇幼保健院药剂科编辑:菁媛题图来源:站酷海洛投稿及合作:zhangjingyuandxy.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