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常人的血应该都是流动的、鲜红色的,可是近年来却有孩子出现“饮料血”、“粉红血”……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全身血都是甜的
男孩血液成“甜饮”
“血糖!太恐怖了!”当看到这个“逆天”的数字,在场的医生都睁大眼睛,发出惊叹。
正常人的空腹全血血糖值应该在3.9~6.1毫摩尔/升之间,市售血糖仪的测量上限是33.3毫摩尔/升,因此血糖超过33.3就被视为血糖“爆表”。,意味着血糖值达到正常人血糖值上限的20倍。将血糖推至“登峰造极”的是杭州一位16岁的中学生。
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多脏器功能衰竭……16岁的小应医院时,已经命悬一线。
小应年纪轻轻的血液,却已经像饮料般似的浓稠.......
一位内分泌医生解释说:
小应的血糖用专业的大型仪器都要先经过稀释才测得出来。血糖毫摩尔/升什么概念?
毫摩尔/升的含糖量换算过来相当于2.2克/分升(百毫升),超市里卖的运动饮料,含糖量也就4.8克/分升(百毫升),
也就是说,小应硬生生把自己的血变成了饮料!
患者处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昏迷、高渗状态,由于极高的血糖,造成了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多脏器功能衰竭……
死亡率极高,治疗难度非常大。
直到这时,看到病床上九死一生被抢救回来的孩子,小应的父母终于忍不住泪流满面。
原来,小应是家里的独生子,出于宠爱,父母对他在吃上十分放纵,他最喜欢喝饮料,吃烧烤、点外卖。
尤其是饮料,怎么喝都喝不腻,一大箱一大箱的购买,没多久就喝完了,从不间断。时不时的还吃夜宵,才16岁,体重就飙升到了斤!
然而最近,小应依旧大吃大喝,体重没有升反而一直在下降,父母没有放在心上,以为是督促孩子减肥有了成效,谁知道,这却是灾难的开始!
小应不仅体重一直下降,并且开始变得口干舌燥,十分“嗜水”,经常渴得要命,一天的饮水量居然达到三四个热水瓶那么多!
并且胃口突然变差,体力也在下降,每天无精打采,开始呕吐,最终有一天,小应晕了过去。
才16岁的小应,就这样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然后小应的父母后悔却已来不及,如果他们当初不是那么纵容小应胡吃海塞的话,或许他们的孩子不会经受这份磨难,而现在,却只能被糖尿病伴随一生。
而医生则嘱咐小应的父母:“必须控制好饮食,多加锻炼,好好减肥!”
17岁女生抽出粉红血
休克送进ICU
年12月,17岁的小钱,因腹部剧痛医院抢救,直到躺在重症监护病床上,命悬一线。更让人震惊的是医生抢救时从她身上抽出的血液,竟全是粉红色……
武汉的17岁女孩小钱,母亲患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病史,且长期卧床,父亲忙于工作,一直是给钱让她自己解决吃饭问题。
从初三开始,小钱就喜欢上了吃汉堡、炸鸡,到了高三的她几乎每天把这些当饭吃,把可乐当水喝。
18年11月13日上午,她吃完红糖发糕后出现急性上腹痛并呕吐,以为是急性肠胃炎就在社区打了点消炎针,没想到症状无任何缓解,且开始出现持续性腹痛加剧、烦躁不安、意识模糊,医院抢救。
接诊的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陈勇说,当时小钱面色惨白、大汗淋漓、神志不清、已经昏迷休克。检查结果显示:
血糖高达28毫摩尔/升;尿酮体4+;血尿淀粉酶均超过正常人5倍;CT报告急性胰腺炎、腹腔积液,确诊为糖尿病酮症酸中*和重症急性胰腺炎。
因其已经属于急危重状态,副主任隗世波 时间组织实施抢救。
身高1米6的小钱体重只有42公斤,抽的 管血是粉红色,医护人员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双眼,复抽一次血同样粉红色,而且血液会瞬间凝固,检验仪器根本无法识别。
经过3天紧张抢救,小钱脱离了生命危险,恢复自主饮食。
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青云教授告诉记者,小钱在3次血浆置换中共过滤出了体内毫升白色“脂肪液”,输了也差不多毫升血浆,相当于全身血液重新换了2次。
刘青云教授解释,小钱自己患有家族倾向性糖尿病,从未体检,加之长期大量高热量、高糖的“垃圾饮食”,导致血脂浓度“爆表”,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并发重症胰腺炎这两种急性严重并发症。
吃过量的危害儿童肥胖的态势更是日益严峻,让父母烦心不已,我国儿童的肥胖率在逐年攀升,但还是有很多家长并没有引起重视。
很多家长有这样的概念:我的孩子胖,说明营养好,营养好孩子身体自然好。这是一种错误的认知。
儿童肥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家长一定要有认识:
1.危害发育
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年)》中提到,超重肥胖已经成我国儿童首要生长发育障碍。
过早肥胖会让孩子的生理机能滞缓发育,身高、智力都会受到影响。过多的脂肪摄入会营养物质无法吸收,造成脂肪堆积,压制孩子身高的生长,一般肥胖的孩子在发育期间没有同龄人中身材健康的孩子长得高。
智力也会受到影响,反应迟钝,思维不灵敏也是儿童肥胖带来的影响,时间长了孩子的智力会越来越被阻碍发展。
肥胖还会引起性早熟,肥胖儿童男性血睾酮含量及女性血清脱氢表雄酮 酯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2.引发疾病及并发症
儿童过度肥胖已经是一种亚健康状态,而肥胖还会引发很多让人恐慌的斌并发症。
例如: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儿童糖尿病。
这些老年病越来越儿童化,多是由于营养过剩的肥胖引起的。肥胖儿童血脂高于正常儿童,体积增大,心脏负荷过重,血压就会上升。高血压、高血脂是肥胖儿童患脂肪肝的危险信号。
3.心理危害
儿童肥胖使得孩子的发育不协调,是孩子的体型异于常人,那么就会给孩子造成心理负担和差异,使孩子出现焦虑、自卑、抑郁等情绪。
学习和人际关系随之受到影响,让孩子的社交能力和适应能力都下降,从而是心理健康受到严重危害。
这些食物已被医生列入黑名单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逛超市孩子在前面,家长在后面推着购物车,孩子想吃什么零食就往购物车里扔,而家长在后面:买买买!想吃的都给你买!
但家长知道吗?正是因为这种无节制的溺爱,已经让青少年儿童肥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肥胖引发的一些代谢疾病给孩子的生长发育也带了十分重大的危害。
的不一定是对孩子好的,无论什么东西都要适度。
下面这些食品早就被医生列入黑名单了,家长一定要注意了!
1.高糖、高脂肪、高热量食品
食物品种五花八门,光糕点一类就有无数种花样。这类恰巧是孩子 吃的,用甜捕获了孩子的胃。冰淇淋、蛋糕、甜品、奶茶、饮料,糖果都是孩子 吃的零食。
但这类食品都是高糖食物,例如一瓶听装可乐里糖的含量有8块方糖,而一杯奶茶里就含有15块方糖,糖的含量让人瞠目结舌。
根据世卫组织制定的标准,成年人每日摄取的游离糖不应超过当天摄取全部热量的5%,约为25克。
而一瓶饮料中的含糖量远远超过这个标准,而冰淇淋和蛋糕里的含糖量更是大到惊人。高糖食物对孩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最直观的危害甜食会引起蛀牙,摄入糖分过多还会造成儿童近视,重则会引起糖尿病。
2.其他高脂肪的食品
①油炸食品
如炸鸡、炸串、汉堡等,这类食品热量 ,含有超高的动物油脂,也是孩子 吃的食物,长时间吃油炸食品,会导致高血脂和冠心病。
②腌制食品
腌制过程中,需要用到大量的盐,而盐会造成孩子肾脏负担,和肥胖体质结合,孩子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大大增加。
③肥肉和动物内脏
肥肉和动物内脏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和饱和脂肪,是引发心脏病最严重的两种食物。
④奶油、糕点制品
动物奶油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和油脂,而人造奶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都是危害孩子健康的物质。
⑤加工的肉类
火腿肠、鱼丸、蟹棒等近年很受孩子欢迎,这种食品都属于人造加工的肉类,含有超标的亚 盐和品质低下的肉类的油脂,长期使用会导致癌症。
⑥方便面等方便食品
方便面的面饼经过反复油炸才会那么酥脆,而这两年大火的方便火锅更是浸泡在红油里,都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重灾区。
家长如何做1.吃饭定时定量
父母正确引导孩子的饮食习惯,控制零花钱,不能因为溺爱,孩子想吃什么就给买什么,控制孩子脂肪和油脂的摄入,抑制孩子对甜食的渴望。
鼓励孩子多吃健康的绿色蔬菜,还有新鲜的水果。给孩子每餐吃的东西制定保准,营养均衡,食量合理,不是以吃饱为结果,吃饱和吃的健康才是意义。
2.加强锻炼
父母一定要从小给孩子灌输运动的概念。生命在于运动,现在的孩子吃完饭大多数就会坐着玩手机,而不是去操场上运动、打球,运动时间大大缩短,会形成脂肪堆积。
父母一定要带着孩子多做运动,每天吃完晚饭散散步,周末去爬山都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3.不要滋补营养品
很多父母觉得孩子还小,吃保健品和营养品可以帮助孩子发育。
然后现在很多的营养品里都含有激素,吃多了反而营养过剩,日常的饭菜已经满足孩子身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了。
孩子们有时候嘴馋,会经受不住高油、高糖的垃圾食品的诱惑。
但是家长们必须保持清醒,不能放任由孩子的欲望,需要做好监督的工作,保证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健康的身体作保障,希望家长们都能重视起来,不再出现“饮料血”、“粉红血”这样的事情了。
—END—更多学习方法:
“打草稿”真的很重要‖小学成绩好,中学就不行了?‖暑假别懒了!去努力吧!‖给即将步入高中的你的温馨提示
更多家庭教育:
这8类妈妈养出的孩子能成大器‖爸爸给女儿的信‖读书虽苦,但父母更不易‖中考后,父亲对儿子说:你依然是我们的骄傲
更多学习资料:
清华教授整理的中华文明脉络‖故事很短,却说透了许多道理‖改掉孩子的“倒笔字”‖个一看就会一读就错的字
▌编辑:小明(-xiaoming,加我入群)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高考化学、小学英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