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家药监局
▍整理: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评估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监局接连发文,一批药要停售召回或修改说明书。
其中,安乃近滴剂、小儿解热栓、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等多个药品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即日起停止生产、销售、使用。
复方丹参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复方丹参肠溶胶囊、复方丹参喷雾剂(复方丹参气雾剂)、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口服液等药说明书项增加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增加孕妇慎用。
多个药被注销,停售召回
3月17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多条药品注销公告,安乃近滴剂、小儿解热栓、小儿复方磺胺二甲嘧啶散等多个药品被注销药品注册证书。具体如下:
安乃近注射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进行了上市后评价,评价认为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已上市销售的安乃近注射液等品种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据悉,安乃近是吡唑酮类解热镇痛药,在我国上市时间较早,制剂种类包括口服制剂、注射剂、滴鼻液等。随着医药技术发展以及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深入,药品安全风险认知将更加全面,风险获益比可能发生变化。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高度
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评价,认为安乃近注射液、安乃近氯丙嗪注射液、小儿安乃近灌肠液、安乃近滴剂、安乃近滴鼻液、滴鼻用安乃近溶液片、小儿解热栓存在严重过敏反应、粒细胞缺乏症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大于获益,且临床均有替代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予以注销药品注册证书。
安乃近片等口服制剂尚有一定临床价值,对安乃近片、重感灵片、重感灵胶囊、复方青蒿安乃近片采取修订说明书的风险控制措施,增加安全警示信息,限制适用人群和适应症范围。
羟布宗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羟布宗片进行了上市后评价,评价认为羟布宗片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羟布宗片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已上市销售的羟布宗片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含磺胺二甲嘧啶制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对含磺胺二甲嘧啶制剂进行了上市后评价,评价认为含磺胺二甲嘧啶制剂存在严重不良反应,在我国使用风险大于获益,决定自即日起停止含磺胺二甲嘧啶制剂在我国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注销药品注册证书(药品批准文号)。已上市销售的含磺胺二甲嘧啶制剂由生产企业负责召回,召回产品由企业所在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督销毁。
复方丹参丸等制剂,孕妇慎用
3月19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了《关于修订复方丹参丸等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包括复方丹参丸、复方丹参片、复方丹参胶囊、复方丹参软胶囊、复方丹参肠溶胶囊、复方丹参喷雾剂(复方丹参气雾剂)、复方丹参颗粒、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口服液等药。修订内容具体如下:
应增加:
上市后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复方丹参丸等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胃肠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腹部不适等。
皮肤及其附件:皮疹、瘙痒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等。
心血管系统:心悸、胸闷等。
其他:乏力、口干、过敏或过敏样反应等。
应增加:
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应增加:
1.孕妇慎用。
2.过敏体质者慎用。
3.脾胃虚寒患者慎用。
4.对于有出血倾向或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品,并注意监测。
5.当使用本品出现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就医。
冠心苏合丸等制剂,孕妇禁用
同日,国家药监局还发布了《关于修订冠心苏合丸等制剂说明书的公告》。具体修订内容如下:
项应规范为: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在医师指导下使用。删除:“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项应增加:
不良反应监测数据显示,冠心苏合制剂可见以下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腹泻、腹部不适、口干等。
神经系统:头晕、头痛等。
皮肤:皮疹、瘙痒等。
其他:心悸等。
项应增加:
1.孕妇禁用。
2.阴虚火旺患者忌服。
3.对本品及所含成份过敏者禁用。
项应增加:
1.本品建议饭后服用。
2.有出血倾向、行经期妇女或使用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慎用。
3.脾胃虚弱者、胃炎、食管炎、消化道溃疡患者慎用。
4.阴虚血瘀所致胸痹者慎用。
5.哺乳期妇女慎用。
6.过敏体质者慎用。
7.忌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忌烟酒、浓茶。
8.在治疗期间,心绞痛持续发作,宜加用硝酸酯类药。如果出现剧烈心绞痛、心肌梗死,应及时救治。
9.本品尚缺乏长期使用的安全性证据,不建议长期使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