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中国人重视吃饭。家长对孩子的爱,在吃饭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
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一幅画面:孩子在前面跑,父母或祖辈拿个碗在后面追。为了让孩子多吃一口饭,有的哄劝诱骗,有的吓唬打骂,甚至把小棍子放在饭桌旁。
豆豆从上小学开始,几乎每顿饭豆豆妈都要亲自喂,生怕孩子吃不饱,出门看到别人孩子瘦瘦小小的,自己的孩子又高又壮就感觉特别自豪。
有时即便豆豆想自己吃,豆豆妈还是不断地在一旁催促,“多吃点菜”,“别光吃肉,要吃饭”,“大口地吃,要吃完一碗,不能浪费”……看到孩子吃得比较顺利,会顺手再给孩子加些肉、加些菜、加些饭……
偶尔豆豆不想吃,豆豆妈就会以“不吃饭容易得病”、“别把胃饿坏了”、“以前我小时候想吃都没有,你这有这么多好吃的都不吃”为由来威胁。一边说着一边拿起来碗筷就喂...
后来豆豆总是反复发高烧,吃了药也不好,医院,医生才告诉豆豆妈:孩子是由于“食火”导致的发烧,平时应注意饮食,不要摄入过多营养。自此豆豆妈才放弃了强迫豆豆吃饭的习惯。
相信很多家长或多或少都会说过类似的话,虽然家长可能年幼时家里不富裕,到生了孩子后,生活变好了,所有认为好的食物都恨不得塞给孩子吃,让自己的孩子茁壮成长。但是在这种鲁莽的爱里面,是对孩子的一种不尊重。
如何让孩子正常吃饭一、家长不要过度紧张
在孩子的吃饭问题上态度平淡,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这个问题上始终平和愉快,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的问题而感觉有压力。孩子拿起饭碗时心理上轻松,才有可能产生正常食欲。
二、不要对食物区别对待
有没有营养要靠家长在做饭时调节。拿上桌的食品就要允许孩子自己选择。对于孩子不喜欢吃的食品不可以用条件来威逼,比如不要对爱吃肉而不爱吃菜的孩子说“如果不把菜吃了,就不给你吃肉”。这样的话只能让他更讨厌吃菜。家长不妨多准备些食谱,给孩子变着花样做。
三、不要和孩子在吃饭的问题上谈条件
比如有的家长总喜欢说你要是好好吃饭,我就给你买玩具或带你出去玩,这一类的话都会对孩子吃饭造成消极影响,而且教会他用无理要求来要挟父母。
孩子吃饭,自己决定喜欢吃什么,吃多少,才能对自己有充分的自信。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最基本的生理需求都要由别人来决定,那么长大了也就失去了找到自我,认识自己的机会。
爸爸妈妈们,请从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做起,把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机会还给每一个孩子!
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育儿资料:
订阅后回复即可获取
回复“崔玉涛”免费获取《崔玉涛育儿视频和图解育儿书》
回复“辅食书”免费获取《新编聪明宝宝营养餐例》
回复“巧虎”免费获取《0-7岁巧虎大陆版完整视频集视频》
回复“十万个为什么”免费获取《十万个为什么》
(别忘了告诉身边的宝妈们哦!)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