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孩子刚一发烧,就成肺炎了呢

话接上回,今天就用常识以及我残存的历史和生物知识,来回答大家一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这么爱生病,为什么这边刚发烧,还没等排队挂完号就烧成肺炎了?

写这样的题目,情感和上次是一样的痛心和犹豫,而最近更尤为甚之,因为当你的孩子已经出现上述情况的时候,很遗憾,你已错过了最佳的防御期,但是亡羊补牢,慢慢锻炼,犹未晚矣。

为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下面我们要讨论的这个严肃话题,强烈建议你先阅读完《如果你坚持这样带孩子,医院排队吧》,因为很多的信息我就不再赘述了,下面将进入常理性分析。

大家都知道,造物主赐给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强大而且智能的,最大的特点是,它会自动分级抵御,并且具有逢强则强的能力。但是,为什么我们身边很多的孩子,他们所谓的“三道抵御防线”竟是这样的形同虚设、不堪一击呢?病菌为何能够轻而易举地直捣黄龙——直达肺部呢?而你的孩子却又为何毫无招架之力呢?

请大家回想一个令我们华人深感屈辱的事情。日本一个弹丸小国,以区区人马,竟然把我们泱泱中华打得抱头鼠窜、蜗居西南、苟延残喘。到底是日本人真的很厉害吗?还是我们太弱了?当时,无论是绵延千里的华北地区,还是相对富庶的华东沿海地区,我们几乎都是节节败退。虽然日本没能做到扬言的“三个月亡我中华”,但也在短短五个月内(7.7-12.13),直达京都,破城而入,大开杀戒。

最近大家都被《无问西东》里的悲情英雄沈光耀的事迹感动得稀里哗啦,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本可以不这样悲情地死去,他本可以不带良心愧疚地享受人生,找一个心爱的女人结婚生子。同样,今天你的孩子,也本不应该绝望地等待着排队挂号、打针吃药,他本可以尽情地玩耍,享受着不多的童年。

是谁让莘莘学子被迫走上疆场,去抵挡那本不应该承受的长枪短炮?是谁让中华大地惨遭蹂躏、食不果腹?大家都知道,是我们羸弱的国家,以及怒其不争的中国军队。写到这里,我是惭愧的,我无法回避淞沪战场的惨烈,无法抹灭徐州、长沙、武汉会战的悲情与无奈,但是我还是要说,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和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我们的整个国防系统简直是弱爆了,而且是海陆空的全面瘫痪。

同样的道理,现在我们很多的小孩子,之所以换季必生病,见风就咳嗽,感冒必发烧,发烧就肺炎,其根本原因并不是细菌病毒太厉害,而是你孩子的抵抗力太差、太弱、太无能。一个每年必发的流感病毒,就能让医院瘫痪甚至学校停课,真是可悲可叹。

而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就是我们那些爱子心切的父母或爷爷奶奶。正所谓,平时练兵不流汗,战场之上必流血。我知道你有很多悲情的理由、说不完的特殊情况,但是,如果你不正视这个问题,而是固步自封,继续让孩子接受更多的保护,再多穿几件衣服,再加个毯子,那么,这将会进一步断送孩子的健康未来。正如当年甲午海战之后,我们并不是没有感受到日本的厉害;九一八国耻之后,我们并不是不知道自己所谓的百万大军是何等的不堪一击,但是当局并没有积极整顿防务,而是被内部的各种争执所扰,结果让日军在我东北土地上休养生息,厉兵秣马,最后长驱直入、直捣黄龙。而那些所谓的各级各地的抵抗能力,更是形同虚设,除了变成另一个庞大的敌人——伪皇军之外,毫无用处。

今天你给孩子再加一件衣服、再盖一个毯子的做法,不仅使孩子的抵抗力得不到真实有效的锻炼,更是导致了孩子排汗排毒不畅,不仅自损八百,更给病菌提供了舒适的休养生息的温床。至此,我不得不大声疾呼:你的衣服、毯子是挡不住细菌病毒的,除非你的孩子不呼吸。就算不让孩子出门,可是一旦有细菌病毒从呼吸道进来,你的整个抵抗系统也奈他不何。正如当年一个手握长枪受伤的日本兵,也足以吓走一群手握锄头毫无血气的弱民。

言及此处,我不得不说,如果不是美国开辟了太平洋战场,吸引了大批日本精锐部队;如果不是美国友人冒着生命危险维系着驼峰供给线,我真的不怀疑我们会有亡国危险。也许你会觉得不可能,但你去看看中国历史上的元朝和清朝统治的几百年,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这也是为什么在东京大审判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的日本热血青年高呼:我们不是输给中国人的,他们不配审判我们。

那么我们今天的孩子,在面对肆意猖獗的细菌病毒,是不是就像当年的中国军人呢?本来上帝赐给你三道智能防线,可你不仅没有让他们得到有效的锻炼,而且还通过不规律的作息、垃圾食品的摄入来让他们束手束脚,一旦细菌病毒来袭,他们只能束手就擒,毫无招架之力。

如果你觉得孩子本来就是这么弱,那么我们就放眼看看周围。

近看日韩,为什么他们会集体组织孩子冬天进行有效的抗冻训练,而我们的孩子只能里三层外三层地裹起来不见天日?为什么大雪纷飞的时候,人家的女生依然能够身着露膝短裙美丽动人,而我们只能穿得臃肿不堪,只剩下了真的“冻人”?更卑劣的是,不少人还暗自盘算别人“老年就等着得关节炎吧”,但是实际上是,我们的老年人大都佝偻腰背,挣着去抢老弱病残的座位,而人家的老年人才是精神矍铄,就算你给他们让座,他们都觉得被侮辱了一样。

远看欧美,人家的孩子为什么发个高烧扛个几天跟没事一样,而我们的孩子刚刚发烧,就须臾不敢耽搁,医院,刚排队挂完号,一检查就烧成肺炎了,连支气管炎的机会都不给你;为什么人家的孩子冬天喝可乐不加冰都觉得没有味道,而我们连让孩子吸口凉气都不敢,生怕感冒发烧……真的不想再对比了,因为你总会觉得你的孩子不一样,但是很不幸,你的孩子还是和中国大部分的孩子一样——流感来了一样的倒下,稍微发点烧就直接成了肺炎。

不要问我,孩子都这样了该怎么办,我不是医生,就算我给你建议,你也不敢尝试,因为你的孩子有可能都不是你带的,你不仅要面对自己内心的挣扎,而且还有一群天天喊着冷的爸爸妈妈。你也只能看着他们把孩子裹得跟个球一样,而无可奈何;你也只能在孩子生病的时候,暗自责备自己的疏忽;你也只能在别人孩子尽情玩耍的时候,忧心忡忡地担心着自家孩子会不会出汗着凉。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孩子的羸弱之躯是谁造成的?

言及此处,我是感到深深痛心的。但是,我还是想给大家一些真实可行的建议。

如果你的孩子还没出生或者是刚出生不久,那么在看了这篇文章后,我希望你好好思考和对比一下。为了自己的孩子,为了他的健康,我的建议首先是尽最大可能地母乳喂养(详见《母乳喂养的一些心得》),其次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详见《规律育儿,让妈妈轻松省心,宝宝健康开心》)。

第三点,平时一定要让孩子多运动,增加孩子的肺活量和增强孩子的心血管功能,这是孩子以后要抵抗病菌和打持久战的底子。这时候一定注意,运动的时候更要少穿,以便身体排汗。

做到了上面三点,第四点就是,冬天非极端情况一定不要空调暖气,窗户密闭,并且穿衣一定不要多。手脚是末梢部位,凉一点是正常的,保证后背是热的就可以了。就算打个喷嚏、留个几天鼻涕都没问题,这是在有效地训练孩子的第一道防线——皮肤、粘膜和呼吸道,让他们充分接触到外界的变化,从而调节身体的反应,这样就算乍暖还寒、气温骤变,你都不用担心,因为这些他都经历过了。

即便有个感冒发烧也没关系(详见《记女儿两岁前的四次生病》),因为你的第二道防线还是扛扛的,不至于烧到肺炎,孩子的免疫系统需要一点时间来调兵遣将,与细菌病毒直面对抗。这时候,你只须保证孩子的通风散热,多饮水,让体内的垃圾及时运送出去。就算到时功亏一篑,也不至于全盘皆输,即使请个外援也不丢人,因为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甩掉外援。恢复后,继续坚持以上四点,我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更加健康。

至于已经是逢病必倒的孩子,我真的没有太多经验,毕竟我家的孩子不是这种。但是我想,知耻而后勇吧,你需要在孩子健康的时候,让孩子有节奏地切身接触身边的环境。就像一个每年都生冻疮的人,我的建议是,在天气刚转凉的时候,不要立刻戴手套,而是努力让手接触外面的环境。

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刚转秋凉的时候(也就是气温从20℃急转到10℃左右的时候),你会觉得特别冷,甚至寒冷至极,这时候,很多人几乎要把冬天最冷的装备都用上了,但是其实气温不过是10℃啊,为什么你觉得这么冷呢?其实这是你的身体还没有反应过来,毛孔还没有及时地收缩。就像你从太阳光下面一下子进到一个暗的屋子里的时候,你会觉得瞬间失明,但是当你稍微缓一下之后,你就感觉没有这么黑了。这也就是中国古人所说的“春捂秋冻”的道理。

给身体一点时间,让它慢慢适应这样的变化,而不是及早地穿上过冬装备,让身体有个错觉以为冬天不会来了,以至于真的冬天到来时又是措手不及,冻疮复发。那些冬天野在外面玩雪的孩子,我没见过生冻疮的,反而是那些秋天就手套围巾全身护卫的人,往往手冻得惨不忍睹。

所以,慢慢放开孩子,让他的感官系统真实地接触外界的变化,从而好预备自己的身体去应对。如果你已经确知,日本不是简单地蚕食你的东北,而是要亡你中华,你还会觉得东北沦陷无关痛痒,只把杭州当汴州吗?你一定会鼓励东北官兵,知耻后勇而反攻故土,这样也许就不会有后来这么多的悲情,也不会有现在的《无问西东》。

当然,历史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假设,最大的悲剧就是后人一直在忘记历史的悲剧。我当年怎么也不能理解,中国几百年来女人裹脚的陋习,怎么就这么难以废除?怎么就需要很多人前赴后继,才让大家放弃这个现在看来都很可笑的事情。但是,今天我差不多能理解了,因为当年给孩子裹脚的,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母亲;今天给孩子不断裹衣服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孩子的父母长辈。如果当年呼唤“女子天足”是离经叛道、引人不善,那么,今天我们呼唤让孩子从小切身地体会“寒来暑往”,是不是也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呢?

不管怎样,我还是衷心地希望你的孩子岁月静好!

相关链接:

如果你坚持这样带孩子,医院排队吧

母乳喂养的一些心得

规律育儿,让妈妈轻松省心,让宝宝健康开心

记女儿两岁前的四次生病

小熊

这次严肃地谈谈现实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对氨基苯甲酸
刘云涛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f/3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