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3天没退,医院告上法庭

最近又到了换季时节,医院的儿科门诊内挤满了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家长。其中,很多孩子还是“老病号”,病情反复发作,家长只好也反复带孩子前来就医。在苏州,一位家长因为孩子高烧,送医院治疗三天后还不退,将医院告上法院。近日,苏州市虎丘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

事件回放

3岁女儿高烧,送医院后3日不退

宝宝发烧,可能是很多初为人父母的年轻夫妇需要共同面对的一道难关。正因为如此,“医院?为什么吃了药、挂了水还是不退烧?医生护士是不是误诊了我家孩子?”等类似的情况,往往是让很多父母一提起来就抓狂的问题,而苏州市民周女士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12月7日,周女士3岁的女儿突发高烧,周女士照看了一整天,烧也没能退下去,到了当晚11点多,夫妻俩急急忙忙把医院就医。医生给孩子量体温、做血检,查看了咽、肺、扁桃体、淋巴等等情况,诊断孩子为上呼吸道感染,并给孩子输液、吃药,嘱咐周女士要让孩子多喝水、避免着凉,以及第二日复诊等常规要求。第二日周女士也按照医嘱带着女儿就医,医生查看下来仍旧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于是继续给孩子输液。

周女士看着孩子整整两天高烧不断,心里很是着急,第三天上医院,质问医生为什么孩子的烧未能退下去。医生又给孩子拍了胸片并做了微生物培养及鉴定,检查出肺炎支原体呈阳性,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欲继续给孩子进行抗感染治疗。然而,周女士不乐意了,在医院走廊里大吵大闹,并坚决要让孩子转院。

转院后孩子痊愈,医院

第四天,周女士带医院本部。经该院医生诊断,周女士孩子为支气管肺炎、支原体感染。当日,周女士就给孩子办理住院手续,随后,听取医生建议配合治疗,约7天后孩子痊愈出院。孩子出院后,周女士对给医院一直耿耿于怀,认为是他们的误诊行为加重了孩子的病情,以及监护人的经济成本,遂向苏州市虎丘法院提起诉讼,医院的诊断过程、诊断结果、用药品种、用药量进行司法鉴定。

各方说法

苏州市医学会:不存在延误诊断

随后,苏州市虎丘法院委托苏州市医学会进行鉴定,鉴定结果为:“根据患者症状,医方考虑细菌感染有依据;给予抗生素及对症治疗,药物品种的选择、剂量、用法符合规范。其中,抗生素的使用方法符合该抗生素的药物动力学原则。疾病的诊断需要一个过程。门诊3天内作出明确诊断,包括病因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符合医疗常规,不存在延误诊断。患儿也得到了及时治疗,无人身损害。”

法院:医院已尽相应义务,不存在过错

正因为如此,法院经审理认为,判断医疗行为是否存在过错有其特殊性。医疗人员的诊断是根据患者的主诉、临床表现,辅以其他检验或医疗设备检查探求相关信息,并以此作为判断基础的。

本案中,被告医务人员在对原告的疾病诊疗过程中,按照常规问诊、检查等程序,对原告及时制定了用药治疗方案,并在原告病情未有明显好转的情况下,进行了进一步的科学检验,找出了原告的感染源,已尽到客观上的注意义务,符合病程发展的客观规律,诊疗行为遵守具体的操作规范,不存在过错,且原告亦未能提供相应证据证明其存在损害后果,故原告关于本案系医疗损害赔偿纠纷之主张不能成立,遂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记者调查

家长

对医生一般都充分信任

昨天,医院本部儿科,扬子晚报记者看到,输液区以及住院部都非常拥挤,很多家长举着吊瓶,在给孩子输液。尤其是门诊区,医院的坐诊区都有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排队等待。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这些孩子中,有很多都是“老病号”,病情反复发作。“我家孩子也是刚转院过来,真是让人着急。”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家的孩子才七个月大,就在一个星期前,孩子突然高烧不退,医院诊治,诊断结果为:支气管炎。随后,治疗了四五天左右,孩子的支气管炎明显好转,但孩子突然开始拉肚子,家长有些不放心,便医院本部来了。这位家长告诉记者,他还是非常相信医院的医生,除非医生在诊断治疗上出现明显的错误。

医生

任何疾病治疗都有个过程

对于周女医院的做法,医院儿科住院医师刘浩川在接受扬子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他很理解作为孩子父母的心情,但就周女士所反映的情况来看,孩医院和医生,不存在误诊。

“治疗总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刘浩川告诉扬子晚报记者,不管什么病,其实从发病到治疗好,都要有一个过程。而临床上,也常有这样的典型案例,例如有些免疫力较差的小孩,突发一个感冒,如果体温也不是很高,医生可能就会采取较为常规的治疗手法。但由于其免疫力差,其康复速度会比较慢,甚至会出现病情加重。这时候,家长会非常着急,甚至是有些愤怒,质问医生“为什么越治越严重啊?你会不会治啊?”听到这些话,医生心里其实很委屈。

南京不少医生自己也有小孩,他们自己的孩子如果发高烧,他们又是如何应对的呢?扬子晚报记者昨天也就此进行了采访。据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主任医师陈玉林介绍,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后,通常会先发烧两三天,才出现流鼻涕咳嗽等症状。“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只要掌握孩子发烧的规律,学会正确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备点退烧药就能解决问题,并医院。”

应对1

医院诸葛医生:

做必要的检查,症状较轻不会挂水

南京市医院儿科主治医师诸葛远莉说,自己的孩子已经七岁了,虽然自己是儿科医生,临床经验也比较丰富,“孩子生病的时候,一般都能大概判断轻重缓急”,但是诸葛远莉说,她还是会选择给孩子做必要的检查,然后决定用什么方法治疗。如果症状比较轻,不会轻易给孩子挂水和用抗生素的。而所谓症状比较轻,就是当孩子体温在38℃左右时,而且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时候。

她也会给孩子用一些中医外治的方法,比如用一些中药给孩子泡脚退热,还有用一些食疗方给孩子止咳等。比如这个季节,孩子大都是因为受凉诱发的感冒与咳嗽,也就是中医所说的“风寒感冒”。如果症状较轻,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神仙粥”辅助治疗。

诸葛医生也给家长分享了她常用的这个食疗方:主要配料是大米50~克,生姜3克,制作方法是先后把两种食材放入沙锅煮沸,再放入洗净的连须葱白5~7段,待粥将熟时,放入米醋10~15毫升,稍煮即可。此粥要趁热服,食后宜盖被而卧,以微微出汗为佳。

应对2

中医院儿科隆医生:

明确病因的前提下才考虑挂水

“发烧到退烧是有个过程的,明确病因之后,不要紧张发烧的反复,下午到晚上会出现体温的升高,这个是正常的。”医院儿科隆红艳主任说,注意及时观察孩子的状态,及时补水。作为中医,隆红艳主任在自己孩子生病的时候,会选择一些配伍简单的中成药,比如银黄颗粒等等,会给孩子泡温水澡来进行物理降温。但同样,在明确病因的前提下,她不排斥给孩子挂水,但她强调,抗生素使用是有严格的规范,不是自我感觉好了就可以停了,必须遵医嘱挂足疗程。

应对3

省人医冯医生:

多给孩子洗洗澡,多喝水

医院核医学科冯医生告诉记者,小孩从娘胎出来后的第一次发烧,通常症状都很重。新爸新妈又没有经验,所以会很着急。冯医生说,女儿第一次发烧大概是在出生十个月的时候,当时看起来就很严重。“我是医生知道这是正常现象,但是孩子妈妈并没有这个概念,所以很着急。医院也花了一番功夫。”当时冯医生在家给女儿做了一些物理降温的措施,多给孩子洗洗澡,多饮水。3天之后女儿的烧自然而然就退掉了,但随之而来的脸上长疹子。“这也是发烧后的正常现象,不用抹药不用看医生,自然会好。”

冯医生说,现在女儿已经上小学三年级了,以往每到换季的时候还是有可能感冒发烧,医院的。“有一次是发烧外加咳嗽咳得厉害,医院,请医生听一听肺部有没有罗音,会不会发展成肺炎。医生说肺部没有问题,我也就带她回家了,没开任何药。”冯医生表示,发烧时孩子的精神肯定没平时好,但是只要没到39℃高烧,食欲还可以,其实没有必要要求医生开各种检查,上抗生素。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洗澡之外,给孩子手上、脸上、耳朵后、膝盖弯等容易散热的地方多抹一抹,是可以帮助孩子降温的。多给孩子喝点水,促进代谢。即使发烧了,也不要穿太多,捂过头了反而不好。吃退烧药,尽量选温和一点的,不要让孩子体温降得太快,主要是让孩子舒适一点。如果孩子咳嗽的话,可以用点化痰的药,但尽量不要用止咳药。发热其实对孩子的免疫系统也是个锻炼,疾病的痊愈也有个过程,不用太慌张。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治疗方法
杭州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f/2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