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是很多疾病初期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可以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对人体的侵袭,促进人体恢复健康,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当然发热会使人体处于高代谢、高耗氧、胃肠道功能减弱的状态,尤其是持久的高热,也会损害人体的健康,使得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功能失常,最终将导致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增加继发其他疾病的风险。
所以,给予必要的降温措施,有助于增加人体的舒适感,但是对发热的过度处理,也会增加身体的不适,因此,发热时,千万别走两个极端。
另外,发热是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上调所致,小孩子大脑发育还不成熟,经常会出现调节过度的现象,大脑会表现出不稳定状态,因此孩子发热时,应适当采取一些退热措施,常见的有物理降温法和药物降温法,通常建议当腋温高于38.5℃时才服用退烧药。腋温低于38.5℃时,可先暂时不服用退烧药,而是密切观察孩子状态,并采用物理降温帮助孩子退烧,让孩子舒服一些。
物理退烧6个小方法
1冷敷法
这个方法简便易行,用冷毛巾敷在前额,毛巾变热后再用冷水浸后重新敷用。用冷水袋或冰袋敷效果较用冷毛巾敷前额要好。
2
全身温水拭浴或泡澡
将孩子衣物解开,用温水(37℃左右)毛巾搓揉全身或泡澡,如此可使孩子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气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每次泡澡约10~15分钟,约4~6小时一次。
3
温酒精拭浴
酒精擦浴将70%酒精兑自来水1/1,或75%酒精兑水1/2,亦可用二锅头酒兑水1/4,放在一个小碗中。擦浴时将门窗关好,用纱布或柔软小毛巾蘸碗中的酒精,擦患儿手心、脚心、腋窝和上臂内侧、前胸和大腿根部。稀释后的水温约为37~40℃,再擦拭四肢及背部;若直接用酒精擦拭,会让孩子觉得很冷,很不舒服,甚至抽搐。
擦拭后可用浴巾盖一下身体,等5~10分钟,酒精蒸发得差不多的时候,体内的血液循环到了身体表面,又使皮肤变热时,就可以再重复第二次,如此重复三次左右,体内外的温度可迅速下降。由于退烧速度较快,此方法适合1岁以上之幼童,且超过40℃以上不易退之高烧使用。
4
多喝水
有助发汗,此外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体内流失的水份。
5
使用冷水枕
肛温38℃以上可使用冷水枕,乃利用较低的温度作局部散热。现在市面上的软冷水枕甚为方便,冷度也不会太冷,较大幼儿及儿童可用。
但是不建议用于6个月以下的婴儿,因为婴儿不易转动身体,会造成局部过冷而冻伤或导致体温过低。
6
适当增减衣物
如果孩子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畏寒),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如果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则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暑假到来你的孩子在干嘛?
为了孩子赢在起跑线
快快加入
跟着一线数学老师,每天一节直播课
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改善学习方法,激发思考潜能
让孩子的大脑变得更加聪明
长按识别即可进入!
(名额有限,快来加入吧)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