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兹巴铁来的白衣博士

沙巴兹·阿里(右一)。受访者供图沙巴兹·阿里,年出生于巴基斯坦萨戈达,年6月取得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外科学博士学位,现为青岛滨海学院南亚校区副校长,法国史特拉斯堡机器人外科研究员、中国济南梅奥国际诊所培训中心主任、中巴“健康走廊”项目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年获评“丝路友好使者”称号。来自巴基斯坦的沙巴兹·阿里博士身材高大,笑容憨厚,乍一看有几分山东大汉的儒雅范儿。他在山东学习生活了14年,是山东大学医学院毕业的外科学博士。为联络中巴两国医学机构的合作事宜,他前几年常奔波于中巴两地,去年博士毕业回到祖国后,他依然通过社交媒体与母校保持联系,还与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一起开发中巴“健康走廊”项目。在他看来,山东人热情、淳朴,善良,跟自己为人处世的信条很合拍,“人生价值在于爱和奉献。成功的定义无关于银行账户上冰冷的数字,而是为多少人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沙巴兹和山东的缘分始于年。那年沙巴兹高中毕业,父亲建议他去中国的山东大学留学:“中国是巴基斯坦最好的朋友,去中国学医非常流行。”那时,沙巴兹对中国并不熟悉,还以为所有中国人都会少林功夫。刚到中国时,他在机场用英语问一位男士:“下班飞机何时降落?”对方答:“请说中文。”那位男士教了沙巴兹“吃饭”和“谢谢”两个词,还建议沙巴兹尽快“学会更多中文”。在山东大学,沙巴兹开始苦学中文,仅用半年时间就能用中文与人交流。很快,他和同学发起了一个教育慈善项目,周末教来自山东偏远地区的学生英文,还捐书给这些孩子。沙巴兹说:“学生们见到‘洋外教’总是很兴奋。有一次我去泰山小学授课,孩子们聚在操场上,升国旗、奏国歌。我让孩子们在纸上写下自己的愿望。攥着一沓载满愿望的纸,我由衷地感到开心。通过上课,我帮他们找到一条实现梦想的道路,祝愿这些孩子将来能进入名校学习。活动结束后,学生还教我打鼓、踢毽子,这是我永生难忘的经历。”沙巴兹曾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在从北京飞往巴黎的航班上救助过一个中国女孩。当时,这个女孩浑身发抖,出现严重呕吐、血压和体温过低症状,沙巴兹放了一个氧气面罩帮助她呼吸,用毯子包着装上热水的瓶子,温暖她的手掌和额头,然后监测她的体温、血压和脉搏。经过专业救护,女孩慢慢恢复正常。“机组人员集体给我鼓掌,这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一天,我为能拯救一个人的生命而感到自豪。第二天,我才知道这个女孩叫李璇,她对我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医生是个崇高的职业,救死扶伤不分国界,我为我的职业感到骄傲。”沙巴兹从小就有个梦想,希望能为偏远地区那些付不起昂贵治疗费的人们做点什么。他的导师牛军教授鼓励他安心学习,“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年秋天,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当时正在山东大学攻读硕士的沙巴兹有了更具体的思路。他想促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尤其是中巴建设“健康走廊”,由医院、医学院、中医和中草药研究中心、药店、护理机构、“一带一路”医疗队等组成,通过远程医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相连接,共享医学发展成果。沙巴兹·阿里博士积极促进中巴医学机构的交流,还担任中巴职业教育项目负责人。他促成了巴内外科医师学院20名代表赴华参加“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成立大会,陪同医院签署合作备忘录。该学院还在山东济南建立了培训中心,医院签订了建立腹腔镜手术培训中心的合作备忘录。他也陪同中国医科大学代表访巴,推动该校与巴基斯坦爱德华国王医科大学结为姐妹院校。沙巴兹还积极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演讲,呼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医学合作。年12月,他在香港大学医学院一个全球专业会议上发表以“健康走廊”为主题的演讲,受到许多业内知名人士的认可。目前,这一“健康走廊”正处于发展中期,已有不少院校和机构建立初步合作关系。在沙巴兹的推动下,“一带一路”国际医学教育联盟在位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组建成立,已有来自25个国家的49个国际机构加入。年9月,中巴药品安全联合实验室在西安交大揭牌。同年,他还在“一带一路”热带医学联盟年会上就“健康走廊”面临的挑战提出建议。在推动中巴医学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沙巴兹游历中国的大江南北。从初到中国的年开始,他目睹了中国人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平房变成了楼房,然后又变成了摩天大楼,这种巨变为他带来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他经常在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媒体上发表文章,分享自己在中国的学习生活见闻与思考。去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身在巴基斯坦的沙巴兹时刻通过新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xf/119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