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恢复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31220/4313929.html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北京古真堂陈建国
许多人都认为中医很难学,还有不少中医人从大学五年,加上硕士三年、博士三年,历经十一年之久的刻苦努力,毕业后却不会开方子、不会看病;更有部分中医人,皓首穷经却未得法,看来中医确实是难以入门。但是,来自山东威海的黄建宁小同学,今年仅十岁,通过研读胡希恕先生经方学术,已经可以开方子看病了,并且受到经方大家冯世纶教授的赞赏,中医真的那么难学吗?
小建宁的医院的中医医生,所以小建宁有机会从小就接触中药和中医的书籍,妈妈就发现他很早就喜欢玩中药、尝中药。五六岁时,小建宁睡觉前就要求妈妈讲中医的故事,他最喜欢听的是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经方医案的故事,每晚都要求讲至少三个医案才睡觉,这让妈妈颇感意外。七八岁时,小建宁上学了,认识了一些字,他就开始自己看书学习。他最喜欢看的一本书,就是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所著的《胡希恕伤寒论讲座》,这本书是胡希恕先生系统讲解中医经典《伤寒论》的录音文本,因为此书易学易懂,并且深入浅出,他经常看的入迷。他也有空就反复体会《伤寒论》原文,自己也抄写这些原文,基于自己的兴趣,自己抄了一大本子。不经意间,妈妈发现小建宁竟然开始“偷偷”看病了!他先给自己看。一次玩耍时不慎,自己的脚扭伤了,又肿又痛,他就给自己开了一个方子——芍药甘草汤,结果煮药吃了一次就不疼不肿了。后来,家里人病了他也给他们开方子,吃了效果也很好。有一次,妈妈肚子疼,小建宁给开了一个甘草干姜汤,吃了就不疼了。妈妈发现小建宁开的方子非常简洁,效果却出奇得好!这些方子都出自《伤寒论》,芍药甘草汤只有芍药、炙甘草两味药,甘草干姜汤也是由炙甘草和干姜两味药组成。后来,小建宁无论自己出现发烧、感冒还是咳嗽,都是开方子买药,自己煮了吃,妈妈说,这些都不用管他了,大部分都可以自己解决。
小建宁非常崇拜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经常问妈妈,胡老怎么这么厉害啊!胡老是什么时候出生的?胡希恕先生(~)是一代经方大家,对经方的研究很深的造诣,但讲的课程却非常朴实易懂,临床应用经方,药简效彰。今年放暑假了,小建宁要求妈妈一定带他到北京来,拜访胡希恕先生的弟子冯世纶教授,冯老见到小建宁,非常高兴,对建宁小同学中医掌握的程度和学习态度大加赞赏!看病时让他抄方侍诊,直接带教小建宁。冯老看病时很忙,小建宁认真地观察和学习,稍有空闲时,冯老就问小建宁,这个病人你准备开什么方子啊?小建宁对每一个病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冯老就对他的处方和想法进行点评。世人都说中医难学,原来却是十岁孩子都能学好的!并且年仅十岁的黄建宁小同学已经入门了,并且乐在其中。中医难学是因为学不得法,没有走正确的路径,容易学是因为从中医经典学起,并且还有胡希恕先生经方学术的启发和帮助。中医的学习其实是有路径可循的,诚如清末陆九芝先生所言“学医从伤寒入手,始则难,继而大易;从杂症入手,始则易,继而大难”。而学好《伤寒论》,学好经方也并不难,清代柯韵伯说过:“仲景之道,至平至易:仲景之门,人人可入。”《伤寒论》的方证、论述简洁实在,无空泛之谈,只要认真研读,反复对比,多学多用,很快就能步入中医的殿堂。
中医大道至简,要学好中医,首先要回归中医的经典思维,从经典入手,特别是中医经典《伤寒论》经过经方大家胡希恕先生的解读,更加易学易会,使得开方看病、效如桴鼓变得更为有路可循。反观当今中医现状,医院校竟然把中医经典列为选修课,使得众多中医学子即使,仍旧焚膏继晷,仍未得中医真义,真实可叹!建宁小同学的情况虽为特例,但是也确实说明中医是可学、可用的,这的确应该引起中医相关部门和中医学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