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TUNE弋德幼儿春季疾病预防,

春天到了,孩子出现咳嗽,呕吐,发烧,反复感冒等症状,让家长朋友们既担心又着急。

冬春交替之际,作为幼儿疾病高发时段之一,总是牵挂着各位爸爸妈妈的心,如何在这个时段帮助幼儿适应环境,同时做到疾病预防,居家保护等措施,小棉袄在此为爸爸妈妈们准备一些防治小知识,请家长朋友们仔细阅读哟~

在春天有哪些常见疾病?

春季是多种传染病的多发季节,幼儿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特别容易引起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结核病等传染性疾病的流行,同时天气多变也容易导致邪风入体,影响到幼儿呼吸道,导致“春咳”的发生。

01

要点一:“春咳”防治

导致春咳的原因:

1、上呼吸道感染:春季,人体的呼吸道较为脆弱,加之孩子的免疫力差,细菌、病毒容易进入人体引发上呼吸道感染,并表现出咳嗽的症状。

2、支气管炎:通常支气管炎由上呼吸道感染发展而来,从起初的干咳发展为久咳、咳痰,严重时会出现呼吸困难。

3、肺炎:肺炎一般由发病微生物引起,一般会有干咳、气促、咳出白色粘液痰或带血丝痰,并伴有高热。

4、冷空气刺激:冷空气刺激引起的咳嗽是单纯的物理变化,从温暖的室内走出,忽然受到冷空气的刺激,呼吸道不适而引发咳嗽。

5、过敏:春季,万物生长,空气中的花粉和粉尘容易引发刺激,从而导致咳嗽。

“春咳”防治及护理:

1、幼儿饮食结构应整体清淡化,不宜大量食用不宜油腻,辛辣及海鲜。多饮水,早休息,避免晚睡及熬夜。

2、营造相对健康的呼吸环境。少去花粉多,有烟雾的环境;定时开窗通风,保证室内消毒,维持家居温度在18℃-25℃,空气湿度最好维持在40%-50%之间。这样孩子的咽喉管不易受到刺激也不易出现咳嗽症状。有粉尘过敏、春季花粉过敏症状的孩子,家长要及时采取保护措施,如给孩子戴口罩、减少外出等。

3.加强锻炼,多进行户外活动,保证睡眠,增强孩子的免疫力;尽量避免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机会;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过冷或过热。

4、传染疾病流行期间可注射疫苗,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02

要点二:鼻出血

导致鼻出血的原因:

一、春季天地阳气升发,火气较旺的儿童,体内阳气也随之急剧升发,随气涌,冲鼻咽而易出血。

二、经寒冬蛰伏,厚衣重帽太久的儿童,突然获得室外活动的机会,别兴奋,心大意之时,造成鼻外伤出血。

三、春天是流感、麻疹、猩红热等热性病的流行期,发烧之后可继发鼻腔及鼻窦感染,成鼻出血。

如何防治鼻出血:

1.使用正确的止血手段。应将宝宝的身体横置前倾,以防血经咽喉入胃而引起呕吐;再用食指和拇指紧捏其鼻翼上端,一般在10分钟左右可自行止血;也可用消毒纱布卷成半支香烟状,塞放到上唇与齿龈的穹窿处,然后横着食指在鼻孔下压迫上唇;或者用冷湿毛巾敷前额和鼻骨处,以热水烫脚,使出血处血管收缩和下肢血管扩张而达到止血目的。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均不能止血,就应立即就医。

2.告诫、控制儿童的剧烈活动,免鼻外伤。注意教育提醒幼儿在鼻痒时不要抠挖。

3.保持清淡的饮食习惯。不要贪食炸煎的食品。同时做到预防感冒和其它热性病,一旦出现患病症状要及时治疗。

03

要点三:春季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

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也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

发病初期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天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

如何防治水痘:

1.生活场所内保持定期开窗通风与卫生消毒;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

2.在疾病传染高发期内少去人多的地方,做好外出卫生防护,使用消毒凝胶或喷雾等物品清洁幼儿使用的餐具及各类用品。

对易感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的最经济、有效手段。建议家长朋友们及时带家中儿童接种。

04

要点四:手足口病

导致手足口病的原因:

手足口病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而引起,急性起病,发热,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手足口病对幼儿的影响:

1.传染性很强,5岁以下儿童普遍易感,传染源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病毒可经胃肠道(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

2.有传染性的物品为患者皮肤疱疹液或粘膜疱疹液、咽喉分泌物,以及被患者排泄物(粪便、分泌物)污染的手、玩具、食品、食具、衣物被褥等。

如何防治手足口病: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2、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儿童洗手,不要让儿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3、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勤晒衣被。

4、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5、当孩子出现手足口病症后,要避免与患儿接触,采取居家或入院治疗,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05

要点五:腮腺炎

导致腮腺炎的原因: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中医名称为“痄腮”,民间取之谐音还称为“炸腮”。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以1~15岁儿童多见,占到90%以上,尤其以5~9岁儿童最为多见。

流腮呈全球性分布,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

如何判别腮腺炎发作症状:

主要为无力、食欲减退、一侧或双侧腮腺肿胀,并伴有疼痛及发热,病程1-2周。

常因临床症状较轻,是自限性疾病,容易被人忽视。实际上,该病毒有侵袭各腺体和脏器的倾向,常见并发症主要有脑膜脑炎、睾丸炎、副睾炎、卵巢炎、心肌炎、耳聋、肾炎等。

如何防治腮腺炎:

1.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注意睡眠充足、营养均衡,注意锻炼身体等,增强体质和免疫力。注意室内清洁和通风。保持生活、工作、学习环境清洁和通风,特别是托幼机构、学校等人群聚居场所。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规范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手帕等遮住口鼻。

3.流行季少去公共场所。在流腮高发季节,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活动。多晒常用物品。衣物、被褥、玩具、书本等经常接触物品应多晾晒。

4.发病后及时就医,及时接种疫苗。一旦出现流腮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治疗。流腮疫苗可预防传染病,有效接种流腮疫苗,是预防流腮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目前预防腮腺炎的疫苗有麻腮风三联疫苗和腮腺炎减毒活疫苗。我省自年6月1日起,实施两剂次麻腮风疫苗免疫策略,儿童在8月龄、18月龄各接种1剂次,可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5.确诊后隔离治疗。流腮为传染病,一旦被确诊为流腮病例,患者应按医师建议,居家或住院隔离治疗,避免传染给他人,隔离期满后方可复课或返工。

换季消毒防治不可少

不难看出,春季的幼儿易感染疾病主要以传染病为主,无论是生活学习环境,还是幼儿使用接触的外界物品,甚至身边的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染源。不过不必太过担忧,病毒在环境中无处不在,只要我们与家长朋友们共同做好基础消毒防护,就能在很大程度防护幼儿患病。

春季居家消毒小技巧:

1.开窗通风换气:应有3小时以上

2.使用紫外线灯照射(选用):应照射30分钟以上

3.室内空气消毒:在幼儿不在室内的情况下,可使用①空气消毒药片②过氧乙酸喷雾消毒③漂白粉澄清液喷雾空气、喷洒地面

4.采用防预性消毒法,对幼儿接触过的玩具、餐桌、水杯、毛巾、饮水及居室空气等,每天进行1-2次消毒。

如幼儿出现水痘、腮腺炎、手足口病等情况:

1.居家中开窗通风3小时

2.对室内物品进行擦拭消毒,对空气进行消毒。

3.被褥、玩具、及图书进行日光暴晒(6小时为有效暴晒时间),衣物、被单等可用煮沸或消毒剂浸泡。

4.食具,毛巾等物品分开摆放,并进行三餐后消毒。

春季病毒不可怕

弗奇尼弋德幼儿园始终与家长朋友们一同

为守护幼儿健康而努力!

1

End

1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jw/8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