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营销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746.html
文/河南商报首席记者宗雷记者王苗苗吴涛
最近几天,不少孩子出现了类似的病症,如发烧、咳嗽甚至扁桃体发炎,著名儿科专家黄甡教授一看:孩子“吃住”了。
关于孩子饮食这个话题,河南商报宝姨写过不少,该如何辨别孩子是否积食,今天,再来给大伙画画重点。
黄甡教授给孩子看病时,经常会说,孩子的病是吃出来的。
食积即“积食”,都有些什么症状?家长们要知道,只要符合以下症状的两三项,就要提高警惕了。
出现这些症状要当心
1.掌握体温
每天小孩睡觉后要摸摸他的胸口和腹部是不是比其他地方热。如果是,就要小心了,因为食积发烧和感冒发烧不同,一般都是胸口先热起来,这时候量量体温,通常是36.8摄氏度或者37摄氏度。估计再有两天,就会发烧了。
再者就是胸口、手心、脚心温度比较高,这在中医上叫五心烦热,也是内积化热的症状。
2.看大便
每天观察小孩的大便,是稀还是稠,色是不是和前一天的不同,有没有增多次数。
如果正常一天一次,忽然三次,这也是前兆,不采取措施,第二天估计就要拉肚子。正常的大便是香蕉条样的,忽然发绿,或者不成形,或者有块状的,都不正常。
3.看舌苔
每天观察舌苔,如果舌苔忽然变厚,或者一块红一块白,还有黄苔,也是脾胃出问题了。
4.看鼻梁
看孩子的鼻梁,是不是有青筋,如果平时没有,忽然出现,那离食积也很近了。
5.看下眼皮
如果下眼皮忽然肿胀、发青,那也是脾胃出问题了,食积了。
6.看食欲
忽然食欲不太好,或不吃,或者挑食。
7.看眼睛
那两天眼睛没精神,像睁不开一样,有一小部分是单眼皮忽然变成双眼皮。
8.看睫毛
正常的睫毛是一根一根微翘,这两天睫毛几根几根地黏在一起,就是要食积了。
9.看睡眠
如果孩子平常睡眠都很好,忽然夜里翻来翻去,一会一醒,也要注意,中医有句话叫胃不和而卧不宁。
10.看呕吐症状
吃点东西就吐,这已经严重了,胃主升清,脾主肃降,现在不降反升。
11.咳嗽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积食过久,脾胃虚弱,日久就容易生痰,导致咳嗽不止。
12.闻口气
孩子忽然口气很重,食积了。
13.腹胀
没吃什么东西,肚子也很胀,也是食积了。
14.反复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
食积时易“化火”,而火的特性是向上的,所以就会上攻到扁桃体,小孩子就容易反复扁桃体发炎、呼吸道感染。
孩子积食了可以这么办
在孩子症状轻微时,家长马上加以食疗、推拿等,一般不会再发展,很快就好了。
比如口气重、食欲不好、舌苔厚、偶尔咳嗽的话,一般煮点白萝卜米粥就可以了。吃点陈皮小米粥,葱白、白萝卜煮水,山楂煮水也可以。
当然可以吃点消食片,但消食片不能常吃,因为身体也有惰性,天天有人帮助消化,时间长了其就不想工作了。
如果发现有睡不安宁、腹胀、有时想吐的症状,大家可以用鸡内金给孩子烙点焦馍吃。
和面时放上鸡内金、芝麻,烙成焦馍,鸡内金别放太多,放多了苦,孩子不爱吃。
如果已经有发烧、呕吐的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人生在世、吃喝二字一:一顿吃伤,十顿喝汤。针对那些上吐下泻的孩子,家长这时不应该再给孩子喂食,不要让孩子吃那么多。久病体虚的人喝点小米粥,不用吃药,时间久了就能恢复身体正常机能。粥是最养人的,可以预防治疗很多疾病。比如,孩子经常盗汗出汗多,熬米汤的时候,装点桑叶放到纱布里,丢到米汤里一起煮;夜惊的话,就可以喝点麦仁粥。
二:饮食伤胃、则为呕吐;饮食伤脾、则为泄泻。
胃气是往下走的,胃气上移就会呕吐;胃喜温,大冬天露着肚脐、胯部、吃冰淇淋,女孩儿多有不孕情况。
三:食生饮冷伤胃脘。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是这个地方该吃的东西现在大量吃,问题就来了。南方人体质不同,吃点水果补充电解质等,很快都通过汗液排泄,但北方不同,排不出来就伤脾。
四:舌苔厚,少吃肉。要吃肉,舌苔厚。
孩子舌苔厚,肚子里有积滞,消化功能弱,就不要吃油腻,可以靠清淡饮食来消化积食。只要看见舌苔厚,饮食就要清淡。身体弱的孩子吃东西不要太复杂。
五:热病稍愈,食肉乃复。
六:扬汤止沸,莫如釜底抽薪。
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和公号转载
统筹/宗雷编辑/王海玲
视觉/河南商报视觉产品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