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传承学堂曲阜游学孔庙大成殿祭孔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年10月17-18日,《国医传承学堂》为弘扬国学文化,传承华夏文明,倡导孝亲尊师重道的理念,企业家学员走进山东曲阜进行游学学习。

“千古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

10月17日(庚子年九月初一)上午,《国医传承学堂》学员在孔庙大成殿举行了隆重的祭孔典礼,礼敬先师,缅怀圣贤!

(年曲阜游学大成殿祭孔企业家学员合影留念)

今年所有参加祭孔的主祭官、陪祭官、参祭学员身着统一祭祀服饰,显得更加庄严凝重、肃穆,更能表达对先贤圣哲的敬仰之情,又进一步增强了祭孔大典的神圣感、代入感和仪式感。

(《国医传承学堂》孔庙大成殿祭孔典礼视频回顾)

上午9:30分,孔子第七十六代传人、祭孔大典非遗传承人-孔凯主持祭孔仪式。

击鼓、鸣钟、开庙、迎神,随着鸣赞官“鼓三严”的鸣赞列队进入大成门,主祭官周震、陪祭官孔令訸、孔令谦在礼生迎领下缓步登上大成殿丹墀。

经过敬献花篮、燃香烛、初献礼、亚献礼、终献礼、诵读祭文、祈福、送神等程序,主祭官、陪祭官、分献官带领全体参礼人员,以古朴、庄严、凝重的传统礼节祭祀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全体学员整理衣冠,庄然肃立、端身正意。

用庄严古朴的仪式,积淀千年的礼乐,传达对至圣先师的由衷敬仰。

敬献花篮

三献礼

恭读祭文

祭孔祈福

集体祈福

大家以至诚、恭敬、感恩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行鞠躬礼。

游学全体企业家学员在大成殿合影留念

祭孔仪式前后,全体学员在导游老师的带领下对孔庙进行了参观学习,深入细致了解儒家文化,感受先贤伟大的人格魅力。孔子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宝贵财富。

孔庙:参观学习

曲阜孔庙,亦称“阙里至圣庙”,其规模之宏大、气魄之雄伟、历时之久远、保留之完整,堪称古今建筑史上之“孤例”。历经两千四百余年而祭祀不绝,堪称海内外数千孔庙之先河范本。

城南门有乾隆皇帝的御笔题的“万仞宫墙”石额。

整个孔庙建筑布局严整,气势宏大,具有平稳、对称、方正、敦厚的艺术风格,标志着中国古代对孔儒思想的尊崇,是儒学文化在建筑中的体现。孔庙,呈“四坊、两桥、一阁、一坛、五门、六道宫墙”的宏大布局,气势令人难忘。

第一个石牌坊“金声玉振”,形容孔子思想完美无缺,集古圣贤之大成,已达到绝顶的意思。孟子对孔子有过这样的评价:“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者,金声而玉振之也。”石坊柱顶上蹲着的神兽叫“辟天邪”。

棂星门是孔庙的大门,祭孔时首先祭棂星,传说棂星是天上的文星,以此命名孔庙的大门寓意人才辈出。

“太和元气”也是一座汉白玉石牌坊,坊名是赞扬孔子思想如同天地一般,无所不包。

“至圣庙”石坊,“至”即至高无上的意思。

孔庙沿一条南北中轴线展开布置,左右对称,布局严谨,共有九进院落,前有棂星门、圣时门、弘道门、大中门、同文门、奎文阁、十三御碑亭。

弘道门。取“论语”中“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之意。

从大圣门起,建筑分成三路:中路为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及两庑,分别是祭祀孔子以及先儒、先贤的场所;

东路为崇圣门、诗礼堂、故井、鲁壁、崇圣词、家庙等,多是祭祀孔子上五代祖先的地方;

西路为启圣门、金丝堂、启圣王殿、寝殿等建筑,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

孔庙的主体建筑“大成殿”。“大成”二字出自《孟子》中“孔子之谓集大成”一句。宋徽宗赵佶赐名“大成殿”,赞颂孔子思想空前绝后,集古圣贤之大成。

孔庙不但是中国古代举行祭孔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传承孔子思想、进行文化教育传播的学校,其包含的传统建筑文化中也蕴藏着儒家学制与古代教育留下的痕迹。

通过祭孔、游览孔庙,让我们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儒家倡导“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内涵。正其心、诚其意的胸怀与坚定,浸润着千年儒学的洗礼。这些知识比金钱更为宝贵,它将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庚子()年祭孔仪式祭文

公元二零二零年,岁在庚子,丙戌月癸巳吉日,北京国医传承学堂数十贵宾,不远千里之遥,齐聚于曲阜明故城大成至圣庙堂,谨以鲜花、雅乐、果蔬、粢盛庶品,奉中华传统之礼,敬陈明荐,祭告于大成至圣先师孔子。

其文曰:

洙泗涌泉敬仰万千

嗟我夫子万世称赞

删述六经诗礼传赞

垂宪万世仁和恭宽

德牟天地高山景远

道冠古今木铎震天

穆穆凝旒巍巍圣颜

泽陂华夏阙里是源

修德来远抚度四方

志道据德泽润八荒

至圣开儒教化洪荒

众生受益大爱无疆

正本清源唯德是扬

济世苍生服务至上

福泽天下家国兴旺

坚守品质国医领航

秉承遗志永铭勿忘

于斯盛世再谱华章

伏惟尚飨

17日下午,全体游学企业家学员在孔林孔子墓祭奠至圣先师孔子和孔伯华先生。

孔林,又称至圣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我国目前保存年代最长、面积最大、历史延续性最完整的氏族墓地。孔林占地近万平方米,有坟冢10万余座,有神道与城门相连。

位于孔林的林道上,石质结构,六柱五间五楼,庑殿顶坊中的“万古长春”四字,为明万历二十二年(年)初建时所刻。

孔林祭拜孔子墓,缅怀至圣先师

孔子墓东为其子孔鲤墓,南为其孙孔伋墓,这种墓葬布局名为携子抱孙。

企业家学员集体敬献花篮并鞠躬行礼祭拜孔子,表达对圣贤敬慕崇仰缅怀之情

孔林祭拜孔伯华先生,延续尊师重教的传统

孔子第七十六代孙

四大名医之一孔伯华先生之孙

北京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代表性传承人

孔医堂创始人,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华孔子学会孔子后裔儒学促进委员会常务理事——

孔令谦老师为我们简要介绍孔伯华先生生平事迹...

孔伯华,名繁棣,号不龟手庐主人,孔子74代孙,山东曲阜人,京城四大名医之一,我国著名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先生,一生医术了得,深究细作,医术有方,方得世人认可,声名在外。

一九一八年晋绥两地瘟疫爆发,先生率队深入农村开展防疫工作,成绩斐然;年国民政府明令废止中医期间,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进行舆论斗争,孔伯华先生被推为临时主席,赴南京请愿,为国,为华夏文明中医药文化延续激流勇进;生前创办北平国医学院,桃李遍天下。当日寇入侵我国时,其表现出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解放后,深受党和政府高度赞扬和评价。北京伯华国医传承发展中心与北京燕北文殊书院联合举办的首届《国医传承学堂》,以北平国医学院的办学经验,秉承“办诊务以求实教,兴教育以继传承”的办学宗旨,兼之儒、道、易大家之学,贯穿太极修习等学习。

此次《国医传承学堂》学员游学孔圣故乡特举行祭拜孔伯华先生仪式,以表达其致力于中医教育传承事业、弘扬中医文化的敬意。延续尊师重道,传承中医文化,弘扬国粹精神。

《国医传承学堂》企业学员集体祭拜孔伯华先生。

孔府“天下第一家”

孔府又称衍圣公府,孔府有"天下第一家"之称,是孔子世代嫡系子孙居住的地方,是我国仅次于明清皇帝宫室(就是北京故宫)的最大府邸。也是中国封三孔建社会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典型建筑。

孔府大门两旁的柱子上有一幅对联:

上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这上联的“富”字宝盖头没有一“、”,意喻:富贵无头;

下联: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下联的“章”字之“早”却是“十”字过头,使“曰””成了“田”,意喻:文章通天;

孔府沿用我国传统的前堂后寝制度,前堂供处理公务、会客只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称为官衙;后寝是家族生活的场所,称为内宅。室内存有大量档案和文物。

进入孔府二门,重光门为孔府各建筑中的最高规制,只有逢遇孔府大典、皇帝临幸、宣读诏旨和举行重大祭礼礼仪之时,才会在十三响礼炮中将此门徐徐开启,故此门还称"仪门"。

孔府占地近8万平方米,有楼、轩、厅、堂间,九进院落,布局分东、西、中三路:东路为家祠、庙所在地;西路为衍圣公读书、习礼、会客之所,有忠恕堂、安怀堂,南北花厅;中路是孔府的主体部分,前为官衙,设三堂六厅,后为内宅,最后是花园。

大堂官衙

大堂是衍圣公的公堂,内有八宝暖阁、虎皮大圈椅、红漆公案、公案上有公府大印、令旗令箭、惊堂木、文房四宝等。两侧是仪仗,气象森严可畏。

室内正中挂着“诗书礼乐”匾额,两旁立的石碑中包括慈禧太后手书“寿”字碑。

七十二代衍圣公孔令贻的住宅和房内陈设保存完整。

孔府里后花园中“五柏抱槐”那算是最奇特的了。五棵柏树之中却有一棵略粗的槐树,被人称为“五柏抱槐”。

《儒家的修身齐家之道》与《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10月18日,曲阜游学期间特邀请北京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孔德立教授以《儒家的修身齐家之道》与《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为主题进行了授课。

《儒家的修身齐家之道》

孔德立教授,主要从君子是儒家的理想;君子的修身治学之路;齐家之道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讲解。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为了完善自己,为了家国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礼记·大学》)

《大学》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大学》篇讲的“齐家”,不只是整齐带有血缘关系的“家”,还包括整齐百姓,即众多姓氏组成的“家”,这个百姓之“家”在周代称为“国”。所谓齐家治国,就是从治理小家到治理大家。

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孝者,所以事君也;弟(tì)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

“齐家”的工夫在于“修身”,“修身”的工夫在于“正心”,“正心”的工夫在于“诚意”,“诚意”的工夫在于“致知”,“致知”的工夫在于“格物”。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孔子从学习的主动性和人的智力的角度,把人划分为四等。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就连孔子这样伟大的教育家都自称“非生而知之者”,所以“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就在情理之中了。

《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

孟子是儒家重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亚圣”,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性善论和仁政王道的政治理念是孟子心性哲学的两个方面,前者是心性哲学的内核,而后者则是其在政治领域的外显,与其在道德人伦领域的外显互为补充。

孟子持性善说的主张,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入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侧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我也,我固有之也。”(《告子》上)

孟子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这是孟子理想中的以民为本、社会和谐、既富足而又以伦理道德为最高价值取向的“天下之乐”。虽然孟子的“王道”理想在战国时期没有真正实现,但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成为此后中国士人的一种高尚的社会担当意识。在当今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伟大复兴过程中,孟子的“天下之乐”理想和中国士人的社会担当意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孔德立教授一天的授课,让我们了解到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思想理念,对孟子的性善论与仁政学说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儒家思想它集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仁义、良知、忠孝、诚信、和谐等基本理念对我们生活有着深深的影响。

《国医传承学堂下期课程预告》

课程与书籍咨询联系人

胡老师:

刘老师:

(点击直接拨打)

课程相关

●国学课程

年北京燕北文殊书院《国学讲堂》课程安排

●跟明医学中医——传承与共享(二期)开始招生啦...

●首届班成功开学啦...

●西藏朝圣回顾

亲近圣湖、走进神山、遇见珠峰,圆梦西藏朝圣回顾...

●游学回顾

燕北文殊书院山东曲阜游学:祭孔典礼、尼山朝圣、感悟儒家文化回顾

●五台山回顾

朝礼五台山文殊圣迹,享受清凉,增益福慧研学之旅回顾

●西藏朝圣回顾

“醉美心灵之约”西藏朝圣圆梦研学之旅回顾

●新班预告

《周易》文化与实战应用高级研修班—“大道之源”品悟智慧人生与管理之道●游学回顾

信仰与神奇的佛陀故乡:印度、尼泊尔居士朝圣专列游学团回顾●课程回顾

《企业家国学讲堂》之湖南岳麓书院游学10月课程回顾●云上金顶、天下峨眉

年峨眉山暑期修炼营:践行普贤菩萨行愿、品读汉字之美活动圆满成功!●年西藏朝圣回顾

西藏朝圣路上把心灵交给信仰、藏南绝美秘境探秘回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jj/83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