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退再起(含反复发烧不退)的原因
虽然关于发烧的话题我们讲过微课,发过长文数篇,给过很多寻找病因的思路和居家处理的方法,家长们仍然会有很多困惑和纠结,毕竟,发烧会烧坏脑子的传言和亲见平时活泼可爱的孩子烧得晕晕乎乎、活力全无,只要是亲妈亲爸亲爷爷奶奶都会揪心。特别是好不容易退烧了,怎么转眼又烧起来了?或者怎么烧了三四天了还不退?只要是爱孩子的家人都会很累很焦虑很崩溃。那么怎样才能尽可能避免这种状况?中医是一门非常讲究逻辑思维的学科,所有疾病的发生一定有它的原因,跟发病前的天气、病人所处的环境、日常生活细节和个人的体质等息息相关,要想治好病首先得会分析找到思路。这个病是怎么来的?知道问题出在哪才知道怎么从根本上解决。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我们试着用几个案例来概括和分析比较常见的几类原因。
4类案例,原因详解
节外生枝型
案例1:两岁孩子发烧三天,前天下午已经退烧,昨天周末,看孩子在家已经闷了几天,爸妈就带孩子去游乐场玩了一会,回来晚上又开始烧。
本来孩子已经差不多好了,但是家长们经常觉得,哎,孩子好可怜,在家闷了几天,出去玩一下吧,或者,都吃了几天素了,太没营养了,好不容易好了,赶紧吃点好的补一补。
孩子的身体因为刚刚经过一场战斗,虽然取得胜利,但此时自身兵力也有损耗,人体处于一个防御能力相对较弱的时期,稍有不慎,比如出去吹了风受了寒或者吃了一点不合适的东西,很容易扛不住,而再次受邪,并且因为自身正气与之前生病之时相比已经处于不足状态,再次受邪往往比第一次更难好。
所以这个时候最好是让身体多休息,继续清淡饮食几天,给它恢复和喘气的机会。
死灰复燃型
案例2:五岁孩子,平时内热重,大便干,五天前发烧除了第一天大便了,后面几天一直没大便,前天好不容易退了烧,昨天奶奶给吃了半根玉米,之后又开始烧起来。
这一类型跟第一型看起来有相似处但又不完全一样。第一型是病邪已经基本清除,只是抵抗力还未恢复,而这一型是其实病并没有好,只是暂时症状消除了,实际上体内仍有余邪未尽,有点象烧柴火,看着上面没有火焰了,拨开灰烬,里面还有不少火星子,此时如果丟点易燃物时去,很容易死灰复燃。
案例2中的孩子平时就内热重,发烧时大便也没有正常拉,虽然通过处理暂时退了烧,但是内热仍没彻底解决,这时再吃一点热性的食物(玉米),于是火又再度烧起来。关于玉米的性质,可能有点毁三观,不少孩子都爱吃,是的,它确实带有一定的火气,所以孩子内热比较大时,比如舌头很红甚至还有草莓刺时最好不要吃,包括红薯也是。
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大家在辨不明孩子具体情况时,建议生病期间和病刚好的几天内坚持病号餐,别不明不白给身体添乱。另外治疗的时候,建议要彻底,不要仅仅依据表面症状是否消除,要结合舌脉症一起判断,别给邪气反扑的机会。
错综复杂型
案例3:不到一岁的孩子,母乳中,国庆长假跟家人一起回了老家,过节期间妈妈饮食比较放开,旅途中孩子受了风寒还受了惊,用了推拿、中药,收了惊,烧仍然四五天不退,中途还有惊厥,最后是一碗包菜水解了燥才彻底退烧。
这个案例我们公众平台有发过。孩子之前用了很多方法为什么依然不退烧,并不是之前的处理无效,只是他的病因过于复杂,包含了寒、热、湿、惊、燥等等多种原因,很多时候原因单纯的病比较好处理,最难处理的就是这种复杂型的,处理起来就象剥洋葱,剥完一层还有一层,剥完一层又出来一层,如果仍有重要的病因没有被找到和解决,那烧就很难退,或者即使暂时退了很容易再起。
案例3可以给到我们的启发是,第一,当孩子总也不退烧的时候,不仅是医生或推拿师需要静下心来捕捉任何之前可能被忽略的病因,家长更要静下心来思考和回忆,孩子在发病前和病程中的所有重要信息,帮助尽快找到这些可能埋伏得比较深的“敌人”,因为孩子年龄小,很难配合安安静静地诊脉,哪里不对劲自己也表述不清楚,所以家长如果能准确地提供一些重要信息对“案情”的顺利“侦破”就尤为重要。
第二,平时尽量不要给孩子身体输入太多“邪气”,比如饮食上简单点,不要搞太多花样,这样生起病来处理也简单,少些折腾。学过妈妈班的学员们,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舌象、大小便、睡眠、情绪,尽早发现问题早调理,不用等到问题积累多了,复杂了来个大爆发再去解决,难度就会大得多。
当然,也有妈妈心宽一点的,不是那么紧张孩子生病问题的,说我不介意孩子平时吃花样一点,生病了治疗就好,那也行。
平时孩子一生病就比较焦虑的,就选择饮食控制一点,简单一点,或者先调好自己的焦虑,如果真的很焦虑,孩子一生病就感觉烦得要命,可以看看是不是自己的肝系统甚至心系统已经出现问题。为什么总说妈妈好了孩子才会好,焦虑的妈妈通常确实特别容易有一个多病的孩子,因为孩子虽小,却最敏感,通常跟妈妈联结也最紧密,妈妈焦虑时,孩子经常是第一个感觉到的,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受到影响。而这种焦虑光靠妈妈用意志力控制或压抑是不太管用的,甚至可能越压抑,到爆发的时候越猛,所谓身心一体,身体和情绪心态是互相影响的,身心如果能同时调理,效果最好。调好了妈妈,孩子的情志会更健康,也没那么容易生病。
掩耳盗铃型
案例4:孩子五岁多,反复发烧两天多,妈妈一共喂了七次退烧药,每次出汗退烧,但是很快又会再起,用到后来,退烧药的有效时间越来越短,最后一次,只过了两个小时又烧起来了……
现在虽然很多家长都知道退烧药不好,但是仍然有这种孩子一发烧就给喂退烧药的。
虽然一再强调,发烧不是病,但家长们都比较容易感受到“烧起来真要命”。发烧只是一个症状,不是病因,我们之前举过一个例子,用退烧药,就象是前线敌人打过来了,指挥官说我们把电话线掐断吧,这样就听不到前线告急的电话了!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退烧药只是控制体温,但不解决病因,不找到发烧的原因,怎么退烧?不接电话就代表入侵的敌人不存在了吗?退烧药只对一种类型的烧可能有用处,那就是单纯因为寒而引起的发烧,它有点类似于中医的发汗药,如果是因为寒闭住皮毛而导致的发烧,那发点汗出来就好了。
什么类型的发烧要少用或不用退烧药?内热重的发烧是一种。这种发烧,退烧药往往药效一过,就会再次烧起来。
而且,退烧药会发汗,汗也是人体津液的一种,热邪引起的高烧往往本身就会大量耗损人体津液,此时再反复发汗,不但对治病无益,反而会导致津液损伤更多,津液属阴,那么人体属阴的能量太少,就容易出现阴虚的情况,有些孩子舌头伸出来基本看不到苔,或者到处剥苔,跟地图一样这儿一块那儿一块,就是阴虚了。
另外,中医说汗为心之液,反复发汗还容易造成心气过度损耗,而心为君主之官,是我们人体防御部队的首脑,反复使用退烧药的孩子容易烧退之后也比较没有精神,对后期疾病的治疗和康复都没有益处。所以如果退烧药真是情况紧急,不得不用,那也要尽量少用,用了之后如果无效不能彻底退烧,那就不要依赖它反复去用,找到真正的病因对症处理是根本。
甚至还有一些家长,病因都没分析清楚,就根据以往的“经验”胡乱去药店买药吃,常常病没打到,反而伤到孩子的身体,使病情也变得更复杂。
如果自己分析不清病因没有处理的把握,又不放心让孩子自己自愈,医院,自己在家胡乱吃药,不如不管中医西医,找专业人员诊断清楚,对症处理更靠谱一点。
结语:当孩子真的高烧不退或者反复发烧了,那个时候大家基本上就剩心乱如麻,要想静下心来读这些长篇大论还不知道管不管用的文章,真的很难。所以建议大家不要等到孩子发烧或生病了再来找办法,平时就多学习多了解,遇到问题时才更淡定,不那么容易病急乱投医。
相关阅读:
1、
:孩子发烧怎么办?
2、病是教养出来的--“发烧”节选
3、四豆饮——小儿发热第一方
4、孩子发烧了怎么办?教你绿色疗法来处理
5、吮痧,这个退烧清热好方法妈妈们一定要学会
6、不当使用退烧药的后遗症:发育迟缓,免疫疾病,皮肤病等
7、涵涵“哮喘、发烧、支原体”推拿经历
8、高烧!肺炎!--没有无缘无故的病,只有排除万难的妈妈
9、婆媳就医记:
经历高温惊厥,惊心动魄60小时!
10、咳嗽+呕吐+发烧,推拿痊愈日记
11、中医妈妈的宝宝高烧实战手册
12、2岁半女孩高烧推拿治愈
The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