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小郑老师发出的倡议“大家都快去打流感疫苗吧!晚了就缺货没苗啦”得到了e宝优护宝妈群的积极热烈响应,宝妈们都努力四处打听防疫站是否到货。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不过也有一些宝妈还是有担忧,这种担忧不仅是针对流感疫苗,对所有疫苗接种,都有宝妈问:
接种疫苗会有哪些不良反应?嗯我们来看看说明书,就以流感疫苗为例:
这样一看,不良反应还真多,又是局部反应,又是全身反应看着怪吓人。但是如果仔细看,无论是局部的红、肿、痛,还是全身的发热、疼痛、虚弱,其实都只是“让孩子很难受,让妈妈很心疼”这种程度。其实由于疫苗是涉及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几千万,几亿儿童的接种,所以研发周期非常长,对安全非常重视,就拿每年都要更新的流感疫苗来说,看看我们可以看到,疫苗不是随随便便生产出来就给几千万儿童打的,在过去的十几年间,有超过30万名儿童进行了详细的跟踪和评估,证明接种流感疫苗后安全可靠。更进一步说,严重到需要进行医疗处理的疫苗反应,平均不超过万分之3。也许有人要说“我还是不敢冒险打疫苗,要是自家孩子就是这万分之3之一呢?”……很遗憾,有这种担忧是因为大部分人对统计数据没有概念,换个角度说吧,虽然中国是世界排行前列的交通安全国家,但是每10万人交通事故死亡人数也有4.4人,也就是万分之44,比接种流感疫苗高20倍。而且这还是死亡概率!流感疫苗统计的还仅仅是不良反应,要是把所有交通事故受伤人数统计进来,数字还要上升10倍。换句话说,如果因为担心“疫苗不良反应”而拒绝接种疫苗,那你也应该永远不要让孩子过马路,坐公交车,骑自行车,开车等等一切使用交通工具的行为,因为它们的“不良反应”风险比疫苗大几百倍。而且疫苗一年只要打一次,过马路一年可得几百上千次,连过马路都不怕,怕啥疫苗?其实相比打疫苗,骑摩托车才叫不要命……为什么疫苗会有不良反应?其实疫苗的原理,是利用我们身体免疫力的“记忆功能”所以疫苗的制造过程,就是把导致人生病的病原体,通过特殊处理,让它失去危险性。而接种疫苗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生病”,既然生病了,身体就会出现发烧,红肿,疹子,疼痛等症状,虽然我们把它们叫做“疫苗不良反应”,其实它们本质上是“生病的正常反应”。至于有些人要说,“以前的人都不打疫苗,还不是好好的吗?”emmm......其实疫苗不是什么西医的危险技巧,天花疫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种疫苗,可以追溯到11世纪,是宋代中国人发明的,叫做“痘苗”。
清代医学家朱纯嘏的《痘疹定论》载:宋仁宗时丞相王旦,生子俱苦于痘,后生子素,召集诸医,探问方药。时有四川人清风,陈说:峨眉山有神医能种痘,百不失一。不逾月,神医到京。见王素,摩其顶曰:此子可种!即于次日种痘,至七日发热,后十二日,正痘已结痂矣。由是王旦喜极而厚谢焉。这也是史料记载的最早一次天花疫苗接种。
清代的官编医书《御纂医宗金鉴》也说:
古有种痘一法,起自江右,达于京畿。究其所源,云自真宗时峨眉山有神人出,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而愈,遂传于世。
最早的天花疫苗接种方法,是利用天花患儿身上的痂或脓汁直接作为痘苗,吹到接种者的鼻孔内,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状略轻的痘,从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
这一种痘法也叫做“人痘法”,跟后来的“牛痘法”相区别。
清朝的顺治和同治皇帝都是死于天花。而康熙也正是因为幼时患过天花并扛了过来,所以才在众多的皇位继承人中脱颖而出。因此康熙对天花的传染非常警惕,下令推广种痘法:国初人多畏出痘。至朕得种痘方,诸子女及尔等子女,皆以种痘得无恙。今边外四十九旗以喀尔喀诸藩,俱命种痘,凡所种皆得善愈。尝记初种时,年老人尚以为怪。朕意为之,遂全此千万人之生者,岂偶然耶?所以……其实古代缺乏知识的人也害怕接种疫苗,乃至于皇帝要亲自下谕旨推广疫苗不是现在的人精贵了,古代人只要对自己的小命在意,一样要打疫苗。如果没打过疫苗,家里有皇位都继承不了。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对写下的每句话
都负责家庭医生回复“发烧”,查看宝宝发烧,三招安心系列文章
回复“湿疹”,查看湿疹护理系列文章
回复“拉肚子”,查看宝宝拉肚子原因与护理大全
回复“推拿”,查看家庭小儿推拿教学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宝宝怎么样好好睡系列文章
回复“补钙”,查看补钙你应该知道的七个最重要事实
回复“疫苗”,查看哪些疫苗值得打,该怎么
小郑老师科学育儿healthierbetter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