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猫有桃源豆瓣评分62的良心动画背后是

每个人的成长都是追梦的历程,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桃花源。从《大圣归来》到《哪吒》近年来不断崛起的国漫渐渐重回国人的视野,抛却制作能力和手法,单从题材上来看无论是哪吒、大圣还是白蛇无疑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古代神话故事。不过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一部国漫电影和大IP改编有所不同,故事既没有发生在古代,也没有超级英雄,更没有可歌可泣的爱情,而是一部平凡温馨又浪漫的追梦故事。关于文化最初接触《猫与桃花源》是在豆瓣上搜索国漫时无意中看到的,说实话这个名字足够吸引人,有猫有桃花源,这不知道是多少当代年轻人的理想生活。就像这部电影的名字一样,整部影片的格调都相当文艺范儿,因为故事整体就定位在现代都市,与大多数国漫不同,这部电影并没有过多渲染中国风的水墨山水以及亭台楼阁,而是将中国的文化底蕴渗透在整部影片之中。比如说,片中调侃之间随口说出的古诗文和那些耳熟能详的中国名人,都是满满的东方元素的渗透。甚至影片主线中猫咪们寻找的桃花源,和古代文人们向往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是一个远离现实喧嚣汇聚梦想的地方。关于制作除了文化方面的渗透,动画本身的精良制作也是相当良心。这部影片突破传统更倾向于铸造色彩鲜明的童话氛围,在场景的配色上相当鲜明大胆,营造出来的更是一种温馨治愈的风格,可以说每一帧都美不胜另外影片中小猫的毛发细腻柔软,鹦鹉的羽毛绚丽层次分明,流浪猫身体上的伤痕和不够蓬松的毛发,以及小猫斗篷前期作为宠物猫时柔顺的毛发和离开家开始旅行后沾满灰尘的毛发对比都是非常鲜明的,在这些微不足道的细节上也足见制作组的用心精良。关于故事《猫与桃花源》的整个剧情其实投射了很多生活中引人深思的问题,比如说家庭、成长、追梦、现实与理想的落差,父母与子女的代沟以及世界观的形成和正确的认知,甚至一些近年来出现的社会问题也或多或少出现在这部电影的各个桥段中。影片一开始就交代了作为父亲的英短蓝猫毯子少年时代的一段不愉快的流浪经历,也因此形成了他胆小懦弱的性格。而作为儿子的小橘猫斗篷则初生牛犊不怕虎,与父亲毯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心怀桃花源,酷爱冒险,向往远方。这也解开了之后一系列的关于冒险与追寻的剧情。说实话这种设定难免让人联想到海底总动员,甚至有评价《猫与桃花源》就是国产陆地版的海底总动员,同样的单亲家庭,同样懦弱的老爸,同样勇于冒险的孩子,同样是在追梦与寻找的过程中父子双方的成长。如此看来在剧情上《猫与桃花源》的确有所欠缺,这可能也是导致它在豆瓣评分仅有6.2的原因之一。不过类似的套路不论在迪士尼还是皮克斯,甚至是国内的童话故事中都不算新颖,自然也设计不到抄袭问题,重要的是相似的题材相同的套路里我们能看到的全新的东西。关于社会问题如果说《海底总动员》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童话故事,那么《猫与桃花源》则更像是一部教育成年人的童话故事,里面的社会问题其实都与我们生存的环境息息相关。比如关于环境问题,城市的发展如何确保生态的平衡。比如关于对故乡的怀念与向往,这是每一个离家游子的心声。再比如影片中热心救助了落水毯子的大白鹅一家,就是典型的北漂式家庭,他们没有稳定的房子和户口,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拥有一颗善良的心,他们向往远方所以不愿意蜗居在故土,房子或许只是四面冰冷的墙壁,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破旧的船舱也可以变得很温馨。毯子和斗篷父子最后经过一系列的成长终于相互体谅对方的想法,毯子最后选择放手,让孩子自己选择人生。这其实也正是中国式教育中最为欠缺的一部分,父母以为孩子好的名义扼杀了子女对自己人生的控制权,导致子女终生都生活在叛逆期,亲人之间不能和谐相处,正是因为少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作为国产动画作品光这一点就尤为引人深思。关于桃花源影片的最后动物们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抵达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源。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知道桃花源是不可能存在的,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桃花源的向往。因为对于成年人来说桃花源只在自己的心中,就像毯子对斗篷说的,江对面的房子是他的家,谁的心里都有一个自己的桃花源,那是一个放下烦恼,自在快乐的地方,一个想去,又留不下来的地方。因为桃花源诞生于浪漫的幻想之中,它本身就是一种浪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fanfufashao.com/fsbf/119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